周麗群(廣東省惠東縣平山第三中學)
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思考
周麗群
(廣東省惠東縣平山第三中學)
在素質教育大力倡導的今天,美術學科的教育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初中美術教育的重點是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改;多媒體課堂教學;情感滲透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美術學科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為了滿足新課標對美術學科的要求,美術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科學理論,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地為提高美術學科的教學質量探索出一條有效的課堂教學途徑。本文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個人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當前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必要發展趨勢,其獨特的聲音播放功能、動畫播放效果、圖片展示方式等,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欣賞美術的魅力,有力地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在具體的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本班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為基礎,積極地篩選與教學大綱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并以恰當的多媒體手段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比如,在七年級下冊《祖國大家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片展示功能給學生展示出中國各個少數民族風格迥異的民族服裝,幫助學生運用美術知識簡單地歸納出各個民族服裝的特點。相比于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多媒體鮮明、形象的圖片展示,將各個民族的服裝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還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自豪,進而培養學生的美術設計創新意識,促進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新課標要求教師把教學的主體歸還給學生,以學生為本,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決定了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然而,初中生自制力相對缺乏,在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受到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改善教學環境,不斷優化美術課堂,努力營造出積極、活潑、形象、直觀的教學氛圍,帶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比如,在《燈與光》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利用班內的燈、窗簾、書本、紙等材料創設出不同效果的場景,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燈”與“光”的關系,讓美術充滿吸引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活動,讓各個小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或者其他圖形,讓學生親自設計出具有一定創意,并體現裝飾美感的燈飾作品。這樣既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幫助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利用立體構成平面構成的基本方法進行紙質燈飾的設計與制作。將課堂設計教學和生活實際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美術細胞,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
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情感滲透。美術學科是一門藝術學科,美術學科教育和其他的文化學科不同,在給學生傳播美術知識的同時,美術教學更重要的是側重于對學生美的領悟,幫助學生不僅僅學會“審美”,更懂得領悟隱藏在作者作品中的情感。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對學生恰當的情感滲透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滲透,首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通過相關的美術作品展示,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體會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情感滲透目標。
比如,在《梅竹精神》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除了教會學生梅花的形態特征、生長環境、顏色等物理狀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有關梅花的照片和繪畫作品中體會到梅花堅韌挺拔的精神,感悟作品作家借用梅花所要表達的個人情感和人生志向。進而,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工具繪畫出自己心中的傲骨寒梅。
當然,在情感滲透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師生之間有效的情感交流,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教師對自己的殷切期望和深深的愛護,這些交流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有效幫助學生自身情感的發展。
總之,新課改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教師要積極地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解放思想,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積極、活潑、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及時對學生進行有效情感滲透教育,不斷為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陳瑩.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歐陽昕冉.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現狀及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3(7).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