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章鎮鎮中)
“合作”=“共贏”
——以農村初中科學教學為例
丁軍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章鎮鎮中)
由于農村中學大多數學生的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對子女的管理相對較少,使農村初中生具有鮮明的特征。比如他們雖具有極強的自主能力,但缺乏自控性和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農村初中學校的學生整體學習科學難度較大。在這種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何促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擺在科學教師面前的迫切任務。合作,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共同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最終實現共贏。
農村初中;科學教學;合作共贏
由于農村學生環境和學習條件的有限性,初中科學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合作探究教學是一種富有創意的科學課堂教學模式,它不僅關注活動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對于學科學習的活動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在農村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從而真正實現:“合作”=“共贏”。
1.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很多的難題。學生獨立學習只會花費更多的時間而收獲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同學間的合作學習。一方面既可以縮短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其學習效率。比如,當學生在做“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實驗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合作來完成這一課題。連接電路時學生可以分工合作,一個人連滑動變阻器另一個人連電流表。讀數時一人讀電壓表示數,一人讀電流表示數,然后共同求出電阻大小。這比自己一個人動手做要快得多,而且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同組學生的信任感,收獲學習的快樂,其學習的效率也就不知不覺提高了。
2.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行明確分工,合理地安排好每個人的任務,學生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會漸漸增強團結合作意識。科學課程的學習與其他課程不同,它不光需要理論知識,也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例如,九年級學生在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的時候,我就會讓同組學生緊密合作。調節平衡時讓同組學生一位負責懸掛鉤碼,另一位控制杠桿的平衡,防止鉤碼掉到地上。平衡后一人負責記錄動力臂和阻力臂長短,一人負責讀出動力和阻力的大小,最后一起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分別試想,自己一個人完成一項動手實踐的作業和幾個人共同合作完成一項作業后的感受,有明顯的差異,能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他們在彼此的默契合作中不僅高效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提高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意識,何樂而不為。
3.有利于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
合作學習與其他獨立式學習不同,它需要每個人對一項任務都有明確的分工,而這項任務的完成同樣需要每個人都積極的參與其中才能實現。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學到的都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在合作的過程中體會到的樂趣,這會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其學習能力,同時增強班集體榮譽感,一舉多得。
1.建立平等化的小組,保證小組的公平性
農村大多數初中學生獨立性相對于城區的學生來說都較好。但作為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科學課更需要學生的合作學習,才能實現共贏。我們要建立多種形式的學習小組,以小組成員合作探究活動為主體,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保證同學間合作學習的公平性。
我們在建立學習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班級里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和性格特點。在分組的過程中,要審慎考慮,盡量使分組后的每個組都有學習能力好的和學習能力不那么好的。要保證每個組的總體水平都不相上下,這樣才能在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時候,保證其合理公正性,才能使每位同學愿意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自身能力。
2.合理安排內容,進行分工協作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我們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身的特點,安排好每節課的學習內容,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完成任務。安排合理的學習內容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小組合作能否使之高效完成的情況下。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能力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我們安排課程內容時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將適得其反。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且高效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模式。在建立學習小組時,應進行組內成員的合理分工。比如學生在做“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對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能力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實驗最難的部分,如蓋蓋玻片以及染色,確保裝片中無氣泡而且染色均勻;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做任務中比較基礎的部分,如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并在載玻片中央滴上清水等等。然后要求他們完成后在旁邊不斷向能力好的學生學習。這樣長期堅持下去,相信能力較差的學生最后也可以慢慢完成實驗中較難的部分。日積月累,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進步。
3.創設內容情境,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在八年級科學課上講《電和磁》的理論知識的時候,可以將死板的科學理論知識融入學生都比較熟悉或感興趣的影視作品中,讓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在講解磁極間的作用規律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入周星馳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秦操被磁鐵吸引在大火缸上的片段,讓學生思考他被吸引的原因。當然,我們也可以在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多講一些合作學習的好處或者合作學習的經典故事,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加他們進行合作學習的欲望。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同樣,如果學生有合作學習的興趣時,他們才能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的過程中,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實現其進行合作學習的最初目的。
1.提高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對于農村的初中學生,科學課程學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些和教學的設施設備,自身的學習基礎等都有一定的聯系。合作學習相對于獨立學習來說,更適合科學課堂的學習,對于科學課程,更多的是需要學生的動手實踐,而由于每節課學習時間的有限性,我們無法在獨立學習的情況下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完成動手操作的任務。但高效的合作學習卻可以做到,它能夠合理分工好每個人在完成任務中的角色,在這樣的過程中,只有每個人真正地積極參與其中,完成自己需要負責的學習任務,才能實現高效學習。要想將學生“合作”與“共贏”真正結合起來,首先就得先保證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2.做到求真務實,積極思考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可能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生自身的控制力比較差,合作學習恰好給了他一個可以懶散的理由,在組內的其他人都在為完成任務而努力的時候,他卻在偷懶,以為自己可以不用去做,因為這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作業,只要小組完成了就行了,自己能力不好就可以在一邊待著偷懶,站在旁邊看其他人完成任務就行了。這些類似的想法,可以說在一些學生身上是很普遍的,因為每個人都有懶散的心理,都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必須引導學生克服這種懶散的心理,教導其與同學合作,實現共贏。
學生在克服懶散心理的同時,也要做到求真務實,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不懂裝懂,每個人不能僅僅完成自己分內的任務,還要參與到整個合作的過程中,了解和懂得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這樣才能感悟到小組合作的真正意義,做到求真務實,也是學習進步的一大關鍵因素。同時學生在積極思考問題和合作的過程中,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問題,不管難易,都要不恥下問,認真思考,積極與他人合作討論,或者可以自己獨立查找資料,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相應提高,將“合作”與“共贏”結合起來就不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3.幫助他人,共同提高
合作學習,就意味著一項作業任務的完成需要組內成員的共同努力合作。為了保證小組合作的公平性,每個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各個層次的都有,在面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應積極地給予其幫助,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不僅能從中體會到快樂,同時也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合作學習,就意味著不是自己一個人學習,組內成員就是自己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幫手。幫助他人,也可以提高組內合作完成任務的高效性,增強小組學習的能力,那么在不久后“合作”=“共贏”就能真正地實現了。
合作是一種新型高效的課堂學習方式,它強調的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使每個人都能探究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合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同時也能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合作學習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找到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和知識也很關鍵,有些科學知識在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情況下,還是要自己獨立去學習完成,不能過于依賴他人。適當的合作學習的內容,目的是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共贏是一種結果,要想將合作與共贏兩者之間畫等號,就要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共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在合作中形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積極配合,長期堅持高效的科學合作學習,這樣共贏才能最終實現。量變是質變的基礎,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了,才會實現質的飛躍。合作學習同樣如此,尤其是對于農村的初中生來說,科學課程的學習更需要學生之間高效積極地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提升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最終實現共贏就不是問題。所以共贏的實現,還是要靠合理科學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為支撐。可見,合作是實現共贏的基礎,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方法,共贏才能實現。
作為農村的初中生來說,科學的學習有一定難度,同樣,對于教授這些學生的科學老師來說,教學也存在一定的難度。科學課程作為一門更要求動手實踐操作的課程來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生進行合作,才能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俗話說得好: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同樣,在學習科學的時候,通過合作,集思廣益,科學課程學習起來就不會有那么大的難度。同時,合作學習也需要學生增強自身的可控性,使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合作任務的完成盡一份力,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在農村學生的科學教學中,適當地把握好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對提升學習能力和促進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都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只有我們把握好了科學的合作學習的方法,并且長期堅持下去,將“合作”與“共贏”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夠真正地實現“合作”=“共贏”。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