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會清
(濟南市歷城區里仁學校 山東濟南 250100)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應用探析
韓會清
(濟南市歷城區里仁學校 山東濟南 250100)
如何有效地引入合作學習模式,確保合作共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落到實處,是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目標一致,分工細化,組員一體等等細節,真正落實合作,充分將這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引入到課堂中。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閱讀教學 應用策略
合作作為現代人生活、工作的一種良好模式,同樣可以被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創建良好的學習、討論氛圍,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學習習慣,以及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學會合作,不僅能夠讓學生從學習中找到樂趣,而且也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1]
在合作共贏的模式推行過程中,如果不進行一定的責任歸屬,不可避免的出現部分組員參與意識不強,責任意識足夠的同學難以承擔過重的小組任務,導致整個小組出現散亂無紀的情況。尤其是對于自制力缺失,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維持的小學生而言。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推行合作模式,教師必須給予或協助小組進行明確的任務分工,確保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任務中,努力協調擔負自身的責任。同時,在小組任務出現失誤時,教師也可以落實到個人,以免打擊小組其他成員的積極性。[2]
例如,四年級語文課本下冊(人教版)中,有一篇古詩文學習的課程,古文的閱讀理解本身對于小學生而言,具備一定的難度,教師一味的灌輸模式也難以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可以在講解基礎的釋義理解之后,將學生分為小組,并為每位學生設置任務,明確分工。例如:古詩三首,可以由一位同學進行朗誦表演,一位同學在課堂上向其他學生展示詩文具體解釋,其他同學則負責具體的詩文釋義。而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動態,適時給予幫助,避免難度過高造成對學生的打擊。
教師在課堂推行合作的目的在于保證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因此教師在設置小組分組時,同樣可以采用設置競爭對手的方式。分組對抗,充分調動組員的歸屬感以及榮譽感,加強小組組員的凝聚力,更有利于小組內部合作意識的形成。尤其是對于好勝心理逐漸萌芽的小學生而言,不甘落后的心理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在有了比較對象之后,雙方彼此之間不肯服輸的心理,也是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動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滿足合作模式對于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活躍的要求。[3]
例如,小學語文課堂五年級上冊(人教版)“科學”一章,充分考驗學生的動手能力。而學生個人的能力,思考存在局限,因此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設置小組之間相互競爭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增強學生的小組榮譽感。通過互相競爭帶來的壓力,達到讓學生自覺合作,高效閱讀的目的。在設置競爭的同時,教師同樣應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列寧說過:“勞動者的組織性、紀律性、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結一致,是取得最后勝利的保證。”應用到學習合作中同樣如此,缺乏明確目標的隊伍無疑是一盤散沙。在學生普遍缺乏領導意識和能力的小學課堂中,小組中的成員沒有統一一致的奮斗目標,各自為戰,也就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安排分組的同時,要協助小組制定明確且合理的目標,由此才能引導學生向同一方向努力,避免出現目標分散,事倍功半的結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把控細節,協助學生制定好目標,促進學生共同努力,高效合作。
例如,小學語文課本六年級上冊《文言文兩則》,教師可以通過分組釋義,將整篇文章進行分散,同時明確每一個小組的釋義任務,并限定課堂時間,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之后派人向全班同學解釋小組所負責的段落或者句子釋義。而在分組,明確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合理分配,適度分配,協調好學生的任務難度。在較難較為復雜的釋義上,教師應采取鼓勵分工,輔助解答的方式,在確保小組合作的同時,保證課堂高效的進程。
一句鼓勵的話,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尤其是對于整個小組的鼓勵模式需要加強處理。教師應當設置小組共贏為鼓勵條件,將整個小組的集體表現作為課堂評判標準,在此基礎之上,再來對表現優異的學生個人進行獎勵。通過此種方式,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使積極的小組成員在組內活動中充分帶動活躍不足的成員,以此來帶動整個小組基本的活力面貌,充分滿足合作應用所要求的氛圍與模式。
小組共贏的鼓勵模式也是目標明確的方式之一。例如,小學三年級上冊《陶罐與鐵罐》一則寓言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整個小組共贏的共同目標。例如:在提問某一個小組時,必須確保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思考,才能作為小組成員表現良好的評判。此種方式在于組內成員的相互合作,共同促進。由表現積極的學生督促課堂表現沉悶,發言不積極,參與程度較低的學生。通過這種內部鼓勵,組內督促的方式充分彌補教師注意有限,課堂監督不夠細致的不足。
不論是語文閱讀習,或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學會與他人合作才能夠創造較高的效率以及良好的效果。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合作模式的應用既是對課堂效率的保證,同時也是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為學生不論是在課堂學習或者是日常生活方面奠定合作的基礎能力以及意識。尤其是在課堂上對于合作模式的應用充分彌補教師角色缺失的問題,積極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熱情,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1]王雙喜.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甘肅教育.2017(03)
[2]任懷玲. 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 好家長.2015(43)
[3]黃靜.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華夏教師.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