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宇
(遼寧省丹東市第六中學 遼寧丹東 118000)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劉鵬宇
(遼寧省丹東市第六中學 遼寧丹東 118000)
學習數學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教學模式的深入改革,社會對于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越來越重視。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數學的教與學工作的重視程度,尤其是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并制定出有效的培養方案,以提高學習綜合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 主動提問能力 培養途徑
1.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大部分初中生的心智仍然不成熟,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是非判斷能力十分弱,對現實中的許多事情都無法理解。正如學習,大多數初中生并不明白真正的學習,也不懂得學習的意義。他們要么是將學習當作義務,要么就是單純地認為“老師或者父母叫我學習,我就學習”,而不是從心里接受學習這件事情。綜合這幾方面的原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嚴重缺乏主動性,都是需要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之下才能投入學習。更何況,初中數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知難而退,更加不會主動學習數學。[1]
2.依賴教師,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與國外的教育方法相比,中國的教育方法是在教育過程中是以教師為主體的。例如,在課堂上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在課后以教師布置家庭作業為重等等。其次是教學方法的差別。中國的傳統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給學生,以灌輸式的方法教給學生,并沒有考慮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接受能力,實質上是帶有了一定程度的強制性。這些不科學、不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都讓學生在學習上一味地等著老師來“喂食”,即產生了依賴性,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2]
1.有利于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源于主動性。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好奇心十分強烈,各方面的興趣都更加容易培養。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主動地提出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著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并讓學生了解學習中所能遇到的問題。學生通過發現問題,同時勇敢地提出問題,以提高學習成就感,從而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3]
2.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數學能力
主動提問能力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只有通過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過程才能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而在這一系列過程當中,提出問題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學習能力強的終極目標是解決問題,而這一點又恰好是立于問題存在可能性的基礎之上,即提出問題。初中生在學習數學時應該大膽地提出問題,既可以針對學習的基本內容提問,也可以對所謂的原理和定律發出疑問。問題的最終答案并不重要,答案的正確與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具備懷疑精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自主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才能深入探究數學的奧秘,提高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
3.有助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的確如此,因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許需要的僅僅是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某一些硬性技能而己,然而發現新問題并勇于提出新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當然,在某個特定的時候,能夠提出新問題將會成為科學真正進步的標志。從學習的角度而言,提出問題是一種學習觀念,也是一種學習態度。培養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主動提問能力,所體現的不僅僅是“提出問題”這種學習態度和觀念,更重要的是“主動性”。在能夠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有主動性,就是一種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態度。由此可知,培養初中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主動提問的能力是有助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的。
1.利用多媒體設備,形象設計課堂教學情境
現當代中學生認為學習數學不僅深奧難懂,而且枯燥乏味,大多數知難而退,根本不會主動學習數學的基本內容,更加談不上主動提出問題。他們心里覺得課本上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何以會自己主動提出問題去為難自己。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校教學設施,增加課堂教學情景的形象性和生動化。比如,在幾何圖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投影儀幫助學生增強視覺效果,感受幾何圖形變換的效果;學習統計圖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多種多樣的圖表效果,讓學生了解統計圖的靈活性以及對社會生活的重要作用等等。只有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數學,并主動提出數學問題。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師生關系的不平等對學生提問主動性產生了嚴重影響。要提高學生主動提問能力,首先應該改變學生對師生關系的看法,消除心中的芥蒂,讓學生知道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而不是上下級的關系。然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師生雙方更加了解,由此增強學生主動提問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提問并不斷提高主動提問的能力。
3.明確教學關系,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在筆者看來,所謂學習是應該以“學”為主的,“教”只是一個學習的方法而已。換言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應該占據主體地位,教師不能喧賓奪主。只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時有主動性可言,有問題可提。
4.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提問需要一定的能力。在培養這種能力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學習水平各有不同,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較淺顯,有的較深入貼切,所以老師要根據不同情況做出指導,同時耐心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學會主動地提出數學問題。
初中的數學教育對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大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能力,從問題出發,學會發現數學問題,主動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并解決數學問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成長,提高學習素質,增強學習能力,成為一名真正的數學學習者!
[1]鞏建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J].學周刊,2012,(03):154-155.
[2]莫華燈.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問能力[J].教育導刊,2002,(23):30-31.
[3]陸生群. 借助校本資源,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 新課程導學.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