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菲晗
(遼寧省鞍山市第二十九中學 遼寧鞍山 114000)
淺析中學音樂課堂教學
袁菲晗
(遼寧省鞍山市第二十九中學 遼寧鞍山 114000)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也給我們的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的力量,這就要求我們關注課堂的有效性。以此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審美能力等,促進綜合發展。
中學音樂 課堂教學
在如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學必須貫徹素質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音樂品味和素質為目的,以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美為目標,引導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追求崇高理想。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提高當前初中音樂教學質量。[1]
新課標下的音樂理念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是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知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于學生養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基礎。音樂的審美情趣,就是喜歡和愛好什么音樂的問題。一個學生為什么喜歡這種音樂,不喜歡那種音樂,和學生的家庭、經歷、性格、文化修養等方面有關系。首先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個人趣味,進而更深一層地通過音樂教學,把健康、純正、明確、自然,對人類社會有意的音樂展現出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2]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因此,中學音樂教師不能只是把組織音樂教學當做教學開始部分的“檢查課前準備”“師生問好”和無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貫穿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尤其是在教學知識和內容變更之前,教師就必須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其注意,才能順利的突破教學難點,從而讓整個課堂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3]
中學生具有模仿力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但是其耐力和持久性較差。因此,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新課標要求的效果。正確組織音樂教學方式方法,采取各種方法來啟發學生,激發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注意每個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所長,揚長避短,減少學生失誤,增加其學習音樂的信心。在音樂教育教學中進行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務。[4]
1.轉換教學角色,樹立學生主體地位
比如原來上欣賞課,先由教師介紹曲名、作者、表現內容等,還沒聽到音樂,就先把學生限制在一個框框里,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學生的親身體驗,把音樂的多解性變成單解性,使得學生對音樂本身失去興趣,不注意傾聽,放棄了思考與聯想。現在上欣賞課,教師應該讓學生根據自身對音樂的體驗,去理解音樂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多種思維方式去探索問題。
2.淡化教學目標,增強興趣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那么,如何發揮中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筆者認為教師首先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采用互動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式教學法在中學音樂課堂中具體操作如下:教師根據學生的音樂需求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選擇學生喜愛的合適的音樂,并創設教學情境,正確引導學生,讓其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思考音樂。教師創設互動情景的目的是讓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而在具體做法上,音樂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可以通過讓學生犯錯的方法來提高其判斷力,讓其加深學習印象。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是完成音樂教學大綱所賦予的教學任務的關鍵。而學生的興趣和欲望來自于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尤其是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5]
3.弱化教學考核,鼓勵學生自主評價
“這是音樂的本質,也是利用音樂開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依據。準確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運用新課程培養學生的新思維,新課程下的音樂教育,必將顯示出勃勃生機。”
音樂課堂延續的方法包括開展課外音樂活動,其必須注意普及意識。重視面向全體學生,淡化選拔意識,有組織、有計劃地活動,通過唱、奏、集體舞等形式,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韻律的美,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增強集體觀念,提高技能技巧,培養音樂的興趣,發揮音樂的特長。與此同時,中學音樂教學應緊跟時代的步伐,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電教設備、音響、音像設備,甚至多媒體教學軟件,使音樂教學的手段多樣化,給學生主動、形象的教學形式,視覺、聽覺、動覺相結合,從更深更廣的方面去領略音樂藝術的魅力。對于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的探索,必將使音樂教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音樂課不同于繪畫課,可以用色彩線條來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語文課,可通過語言文字來敘述,而是一種由抽象聽覺到形象感受的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思維受到阻礙,這時利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巧妙演示,把抽象的樂理知識進行形象化處理,變得直觀、有吸引力,更好地突破難點。
結束語:音樂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在新課標提倡下,我們的音樂課是活躍的,快樂的,但要真正達到在中學音樂課堂中使學生“樂中學,學中樂”那還是一件艱巨的任務。
[1]梁冰.淺析中學音樂課堂教學[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3):327
[2]馬晶.淺析中學音樂課堂教學[J].儷人:教師,2015(9):182
[3]陳小花.淺談中學音樂課堂教學[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6(2):123
[4]丁亞文.淺談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J].北方音樂,2016(4):119
[5]王桂玲.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藝術初探[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