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芹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保灘中心小學 江蘇淮安 223001)
如何加強小學語言文字訓練有效性策略研究
翟文芹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保灘中心小學 江蘇淮安 223001)
怎樣實現小學語言文學文字訓練的有效性,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考驗著每位教學者的教學能力,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就是如何實現教學的課程的有效性。將小學語文的語言文字訓練單純理解為對字、句或者篇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是錯誤的,幫助學生實現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性而且讓學生愛上語言文字,實現快樂教學的目標,是每位教學者值得深思的地方。
文字訓練 有效性 問題 策略
小學語言文字訓練有效性的提升是該論文主要內容之一,是小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的現狀所決定的。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務之急是解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主要有課堂目標定位不準,語言訓練缺失,教學策略不當,多媒體使用泛濫等,提出問題并找到解決對策,以期對小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有所幫助。
當前,過于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但教學者沒有足夠正視這一問題,依舊照搬之前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能力沒有提高,使得這一狀況沒有得到改善。
語言文字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該能力的訓練時,沒有把握好訓練的內容和難度。若是太過簡單的訓練就失去了訓練本應有的意義 ;難度過大又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言文字訓練成了語文教學中的一塊燙手山芋。
語言文字訓練模式單一﹑過程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充分激勵和挖掘,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語文就是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的本領。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的根基,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基石。只有靈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觀察,抓住他們活潑生動﹑好勝心強的特點,運用學習競賽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將眾多的知識點融入到文字游戲之中,既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也讓學生在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一舉兩得。
舉個例子,小學語文課本第三冊“識字 5”一課就可以借助游戲方式對小學生加以引導,首先,跟小朋友們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小學生們依次排隊坐好,按照順序朗讀課本中出現的字詞,同學們在朗讀過程中遇到困難,老師應在一旁給予指導和幫助 ;然后,通過設計“搬大山”的游戲,考察同學們對于生詞﹑生字的掌握情況,將寫有不同字詞的各種卡片放在一起,讓學生隨機的抽取,并進行朗讀,完成“搬運”的過程 ;最后,導入課程主題,老師對于同學們游戲完成的效果給予鼓勵,豎起大拇指夸贊同學們“真是人心齊﹑泰山移啊 !”,揭示課程的主題——團結力量大。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和掌控者,應結合不同階段的學生,量體裁衣,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安排合理的學習內容,保證訓練梯度的安排是合理的﹑完善的。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關聯詞“那么……那么……”可以設計如下的訓練環節。首先,由老師富有感情的朗讀“每一個松果都是那么香,那么可口”,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初步認識“那么……那么……”的運用 ;進行對比,通過“每一個松果都是那么香,那么可口”和“每—個松果都香,都可口”的比較,讓學生體會其中不同語境和情感效果 ;然后,通過對學生進一步地引導,幫助學生模仿造句,創設情境 :最后,鼓勵學生自己練習用“那么……”那么……”造句。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一步一步的學習進步中領會學習內容,訓練的有效性得以有效提高。
輕松愉悅學習環境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喜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課堂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好的狀態。分角色﹑有情緒的朗讀能夠輕松地使學生進入故事情境,配以多媒體設備營造的直觀效果能夠在學生心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情境,學生在愉悅的體驗中獲得了知識,課堂有效性得到了保證。
例如,在學習老舍的《秦兵馬俑》的課文中,教師應該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秦朝兵馬俑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珍貴的財產,記錄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變遷。在講解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創設的方法,在電子白板上播放關于兵馬俑的視頻等等,讓學生進入到教學情境之中,體會我國古代文化的波瀾壯闊與浩瀚,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對于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熏陶漸染的過程,,需要我們有耐心,只有不斷反復,螺旋上升的訓練才能真正領悟和掌握。要充分利用課文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掘和創設訓練的契機,為學生搭建學習語言﹑感悟人文的階梯,實現小學語言訓練的有效性。
[1]陳振玲.淺談提升小學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性 [J].教育教學論壇,2014,(5):85-86.
[2]馬春剛.小學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性探析 [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