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廣東省東源中學)
如何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氣氛之我見
何建明
(廣東省東源中學)
進入21世紀以來,新課程改革在全國進行開來。高中歷史作為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促進學生以史為鑒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中作為學生學習歷史的關鍵性階段,為學生以后的歷史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階段,高中歷史新課改給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進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整個課堂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課堂氣氛;探究性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強調,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引進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給學生組織各種激發興趣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探究本領,合作思維和創新能力,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即在課前按照課標進行備課,在上課過程中按照目錄給學生進行講授。這種教學模式無疑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提升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氣氛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新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展示動態的圖畫、優美的音樂和形象的視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例如,在講高二歷史(岳麓版)《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百家爭鳴產生的歷史背景,各個學派的基本代表人物和指導思想,并指導學生分析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出戰國時期的百家,即“儒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人物的動態圖畫和簡介,使學生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充分掌握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之后教師指導學生聯系戰國時期的具體背景,分析百家爭鳴的產生背景,進行課堂的學習。這種多媒體教學的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它作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促進了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在新課改下,“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引進來。所謂的“翻轉課堂”,具體地說,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變傳統的單調的“講授”課為現在的“學生主動學習”課,進而轉變課堂的講授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想進行一堂完整的“翻轉課”,必須要協調三個內容,也就是合理的網絡環境、自覺的學生和充足的時間。
例如,在講高二歷史(岳麓版)《文藝復興》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基本指導思想及其實質,同時分析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成就,帶領學生理解文藝復興的深刻影響。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出一些具體問題,即“文藝復興興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原因分別是什么?為什么文藝復興產生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樹立的基本旗幟是什么呢?你們能舉出有關文藝復興的基本代表作嗎?”教師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并嘗試著尋找問題的合適答案。學生在閱讀課本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即“文藝復興的實質內容是什么呢?文藝復興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什么呢?如何理解文藝復興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理解這些問題,并解決學生的疑惑,促進學生的理解。這種“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促進了有效學習。
合作學習雖然一直被社會和學校所推崇,但是真正落實的并沒有多少。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設計的課堂教學還是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講授后學生做課后練習,考試之前進行死記硬背。這種傳統的歷史教學和學習方式扼殺了學生對于歷史課的興趣,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其實歸根結底,是不愿意背誦歷史。而在新課標上面,合作學習又被放在了重點的位置。
例如,在講高二歷史(岳麓版)《新文化運動》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新文化運動產生的背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進行的重要標志,思想陣營和重要意義。在進行本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給學生提出問題“新文化運動產生的具體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孔家店’的具體含義?新文化運動為何要打倒孔家店?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指導思想是什么?應怎樣進行理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基地為何在北京大學?”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課本閱讀,并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使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促進課堂的順利進行。這種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平時比較膽小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提升了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
在高中歷史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通過引進新型的教學模式,如“多媒體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模式”等。通過在課堂上給學生們組織新穎的教學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活躍整個課堂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點,促進有效學習。這個教學過程的實施,需要國家的支持,社會的宣傳,學校的推廣,教師的實施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順利實施。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氛圍,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1]劉紅.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初探[J].湘潭縣湘潭中學學報,2013.
[2]朱學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