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根
(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學)
高中數學課外作業布置對策研究
吳青根
(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學)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高中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要通過教師的基礎知識傳授來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并能夠運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盡管在現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正在努力創新教學模式,以期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但是作為數學課堂教學延伸和補充的課外作業布置,卻仍止步不前。
高中數學;課外作業;態度
眾所周知,作業是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觀察和補充,學生可以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鞏固自己已有的知識系統。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般只是將課上所講的知識進行壓縮、重復練習,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與學生的生活嚴重脫軌,甚至有些教師沒有選擇性地利用題海戰術來對學生進行習題操練,給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極大負擔。與此同時,面對不恰當的作業安排,學生常常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來完成作業,有的學生甚至采取抄襲方式來完成作業,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甚至會使其產生厭煩心理。接下來,我將就如何實現作業布置的有效性進行論述。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有教師的數學作業布置方式不符合現階段的數學教學要求,導致學生消極應對數學問題的態度。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對這些“態度型”的學生予以極大的關注教師要善于觀察、分析這些學生,探求出他們不愿意做作業的原因,并以此為基礎與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對他們不愿意作業的消極心理進行正確地疏導,使其能夠轉變消極應對數學作業的態度。我在對學生布置數學作業之前,一般會先向他們講清楚做作業的目的,讓他們清楚地明白做作業并不是在單純地重復已有的知識結構。做無用功,而是要通過做作業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查漏補缺,彌補已有知識系統的不足,使基礎知識掌握得更扎實。只有學生對做作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夠使其在主觀上端正做作業的態度,認真對待簡單的數學問題,敢于挑戰有難度的數學問題,循序漸進,實現數學能力的提高。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作用,針對學生的數學作業情況,引導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將注意力集中在審題上。認真審題,從根本上弄清楚一道題在講什么,學會抓題眼,找重點。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做完作業之后及時、認真檢查,對所做錯的題目進行深入地反思。學生需要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掌握做作業的方法。
1.做作業前先復習
學生一般會在教師一講完課,布置完作業之后,就立即拿起作業進行解答,這不僅不會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更不能檢驗到本節課學到了什么,反之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對當天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根據課上所做的筆記有重點地進行復習,將教材內容與筆記結合起來,將教師課上所講的解題方法、數學公式或者原理進行系統化地整理,在基礎知識復習完之后,學生再根據已掌握的知識來完成作業,實現做中學,學中練,以此提高數學運用能力。
2.做題時要認真審題
學生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集解題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學生需要在解題的過程中,學會審題。這里的審題主要是指學生要理解題意,對數學題目進行深入地分析,弄清楚題目中的各種關系,并將其中的關系與所學的理論知識建立聯系,以此從細微之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會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習題練習,這種練習是針對所有學生的一種通用練習,這就導致數學內化能力強的學生覺得作業簡單,做課外作業沒有什么用途,只是在浪費時間,學生內化能力弱的學生有的會認為作業難,由此對數學學習產生畏難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學習情況進行深入地分析,對學生進行分層作業布置,實現有針對性地數學練習。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C層次的學生只有需要完成基礎知識復習作業即可,B層次的學生需要在完成基礎知識復習的基礎上,還要完成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問題,如買房貸款等問題。A層次的學生需要在B層次學生作業情況的基礎上,完成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數學困難生吃得了,更可以讓數學優異的學生吃得飽,讓學生在數學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在進行高中數學課后作業布置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做作業情況進行分析,轉變學生做作業的態度、方式,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轉變自己布置數學作業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作業布置,使學生能夠在數學認知基礎上提高數學能力。
[1]李平.淺談高中數學課后作業布置存在問題及策略[J].新課程(中),2016.
[2]邵傳經.高中數學課后作業設計與布置的優化策略[J].語數外學習(高考數學),2012.
·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