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春霞
(新疆吉木乃縣初級中學)
新課標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
司春霞
(新疆吉木乃縣初級中學)
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教學,不僅要給學生講解知識和傳授技能,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
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教學要求,不僅要給學生講解知識和傳授技能,還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培養科學探究和創新能力。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學質量,除了要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方法外,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否靈活運用,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初中物理教學方法談幾點體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能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強烈求知欲望,是打造高效物理課堂的重要方法。
1.用生活實例創設教學情境。物理教學要注重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教學,因此,用生活中的實例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教學內容或提出教學疑問,學生感到內容熟悉,學習起來不會感到困難,這樣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能提高學生通過生活現象,探索現象背后“真相”的強烈欲望。如,在講“動能和勢能轉化”時,用“蕩秋千”這個生活中的游戲就能很好地說明教學內容。
2.用演示實驗創設教學情境。在物理教學中,用一些簡單的實驗或用教學課件演示有關內容,引出某些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能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初步感性認識,然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學生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如在講“電和磁”時,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導體中的電流和磁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用已學知識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復習前面已經學過的知識,或對已有知識加深提問時,自然而然引出新的教學內容,這樣既復習了前面學過的內容,又為新課打下基礎。如通過復習“光的折射”,再進一步引出凸透鏡有會聚作用和凹透鏡有發散作用這個新內容。
物理學習的目的和價值之一,就是讓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通過基本的物理學習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探究方法的基本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探索科學的正確態度。教師要培養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來學習物理,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向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轉變。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中,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完成物理知識的學習,在自主探究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物理奧秘的能力。例如,學習“聲和光”時,教師可以設置疑問:“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傳播?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有什么不同?”“學習電磁能時,讓學生解釋:為什么家中的電線接頭處連接或接觸不好,電線會發熱?”讓學生在解答疑問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教師應注重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巧妙運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物品進行實驗,讓學生有熟悉感,易學易做,也能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息息相關,物理知識的運用能解決和解釋許多問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師要盡量選擇有利于促進學生科學探究的內容進行實驗。在實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教給學生實驗過程有時比實驗結果更重要。多數物理實驗不適合單人操作,宜分組進行探究實驗,要發揮每個人在實驗中的作用,不能由某個人代替包辦進行實驗操作,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對物理教學的作用。例如,在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特點”時,可以設計成小孔成像的實驗,讓學生探索光在不同距離所成圖像的特點,然后總結歸納出光的傳播規律。又如,進行“串聯電路電壓特點”這個實驗,從探究難度、所用器材方面,都是有利于并且適合初中生探究的內容。
教師熟練掌握新課標要求,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備好課是教好物理的必要條件。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重新整合教材內容,系統全面安排好課堂教學內容,確定物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用關鍵內容的教學帶動全面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要精心設計,選擇具有示范作用的例子進行教學,以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多使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綜合使用多種教學資源,也能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深刻領會課標要求,以學生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水平。
曹興華.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1(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