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廣生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駝腰嶺鎮學校)
對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提升的幾點思考
田廣生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駝腰嶺鎮學校)
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提升為研究課題,從評價體系、課內外教育、教學實踐、教學水平四個方面分析了當前初中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提出了解決對策,希望研究能夠為業內專家和一線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依據。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對策
1.評價體系不科學
教育教學改革明確要求實施素質教育,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育教學手段上下了很多功夫,如,革新教學工具,推進教學方式改革,完善教學素材,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等,從實際效果來看,確實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在考評教學效果的環節上仍然存在評價考核方式單一、指標設定不科學、評價尺度難把握等問題,使得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準確,很多地區和院校仍然沿用應試教育的評價方式,已經不能符合當前教學評價的更高要求。
2.課堂內教學與課堂外教育不一致
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提升離不開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是課堂上教師對中華文化、倫理要求、法規政策、情操培養等方面的針對性教學,二是課堂之外的持續教育、不斷引導,特別是要降低并有效控制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沖抵影響,避免形成兩者在教育內容和教育理念上的沖突。但是這種課堂內外的不一致現象很明顯,對鞏固思想教育成果不利。
3.教育教學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結合度差
從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特點看,課程本身涵蓋的理論知識較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政治內在要求較高,由此導致理論和實際之間的結合度不高,容易導致學生對理論學習缺少持久的關注力。從實際調查情況來看,學生把思想政治課的學習簡單理解成背誦,上課聽不聽課對考試成績的影響不是很大,臨時突擊復習就可以。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源在于教育教學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結合度差,學生的關注點較少,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自然也就無法保障。
4.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初中思想政治教師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老師,要求具備更強的思想深度和更高的人文素質,同時也要求有更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而當前的初中師資隊伍,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院校之間的師資水平存在客觀差異,二是區域之間的師資配置也不均衡,三是師資教學能力整體提升較慢,四是老中青師資隊伍的結構不合理。
1.全面加強教學評價體系和制度建設
全面加強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工作是當前要突出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重塑對學生人格、差異、特點的鋪設工作,評價體系要綜合并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狀態、思想品德發展情況以及實際學習成效,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評價屬性。同時,在推動評價制度建設過程中,要以是否有利于制度執行,是否符合教學改革方向,是否有助于真正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為標準,避免傳統評價機制中單純的分數排名現象。這就要求一線教師要深入教育教學實際,因地制宜,會同上級領導和部門共同研討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并通過“局部嘗試、系統傳播、全面推動”的步驟,實現評價方案的可落地和可執行。
2.打通課堂內教學與課堂外教育的屏障
教師要“兩手”抓教育,“兩手”都要硬,在課堂上要嚴把質量關,在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上,在教學趣味性和實用性上,在教學的新嘗試和創新上,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成為主導課堂的角色,通過探究式教學、自主式教學等方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外加強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力度,積極引導并幫助家長共同建立氛圍一致、邏輯一致、目標一致的教學大環境,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內外開花,真正實現打通課堂內教學與課堂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提升教育教學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的融合度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理論體系建設上投入精力的同時,強化實踐的落實深度。如今社會正處于大變革時期,讓學生在了解更多社會主義正能量和新風尚的同時,通過積極跨校合作、建立實踐基地、定期社會實踐等形式,幫助學生把書本知識能夠有途徑轉化到實踐過程中,從而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課程本身的內涵和魅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課的生命力激發出來,成為學生受用一生的工具。
4.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師資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改革中都對師資建設提出了諸多規劃,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針對師資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學能力有短板等現狀,教學管理部門有責任有義務持續關注師資隊伍的建設,在教學技能培訓中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在教學工具補充上提供更多實際支持,在教學模式革新上提供更多導向幫助,讓師資隊伍建設能夠適應學生的需要、適應改革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嘗試通過跨地區、跨層級、跨學科的互動交流學習,走出去學經驗,引進來聊感受,全面構建有足夠戰斗力的師資團隊。
[1]陳瑞榮.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舉措[J].新課程學習(上),2014.
[2]賴達生.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