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春蕾
(貴州省都勻市黔南田家炳中學)
探究式教學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中的應用
蒙春蕾
(貴州省都勻市黔南田家炳中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教育建設,相繼完成了教育改革、高校擴招等項目,使我國整體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而在此過程中,各種優質的教學方式被引入我國教育事業中,探究式教學即為其中一種,“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在初中課堂中儼然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實驗活動之一,主要圍繞探究式教學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中的應用,從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兩個方面展開了討論。
探究式教學;植物;光合作用;場所;應用
教育事業在我國由來已久,其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經具備了多種教育方式,也擁有了多種教育機構,并且隨著時代變更我國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不難發現,當代教育更加提倡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以及通識教育等。很顯然我國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而探究式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方式之一,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弊端,尤其在實踐活動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一)提出問題
如今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開展光合作用方面的實驗活動時,為了使學生提升興趣,可以利用動畫形式替代傳統教師講解的形式,將葉綠體、光合作用方面的實驗向學生進行展示,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相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自發思考并探索葉綠體與光合作用之間的關系。
(二)設計方案
在正式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教師應首先向學生介紹富有葉綠體元素的植物,并鼓勵學生自發去超市購買,或者在大自然中尋找此類植物,在完成此項工作后,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能解決實驗設施不足的問題。在設計方案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各個小組植物的實際情況,為其設定不同的實驗目標,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制訂統一的實驗題目,如此一來可以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更好地實現對照實驗。
(三)實驗操作
在開展實驗活動時,最為關鍵的則是實驗操作環節,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較為明確的指導,具體實驗步驟可以歸納為:將準備參與實驗的植物置于黑暗處,最好使其在黑暗處時間保持在兩天,此后則可以將其放置在陽光下,此時的時限最佳為3~4小時,并將實驗器材取下來,之后則應使實驗器材褪去葉綠素,可以將其置于酒精中,并以水浴來加熱。當完成上述步驟后則只需靜候葉片變成黃白色,此時則可以將其取出并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后滴加碘液,盡量使此環節可以保證在3~5分鐘,而后則可以使用清水來清潔葉片中的碘液,此時整個實驗即已經可以進入收尾階段,所要做的工作即是對所有的實驗材料進行觀察和分析,并針對各種情況做出總結。
(一)聯系生活
不難發現,將教學寓于生活一直是我國教育界十分提倡的事情,而在光合作用方面的實驗中恰恰可以很好地利用生活這一資源,如,在實驗中會使用到的綠豆芽、果蔬等材料,均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教師在此環節中除了向學生展示知識外,也能夠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素材,如何使生活素材更好地融入學習中等,這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走進實際
根據實踐經驗可知,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若要使學生充分了解光合作用方面的內容,開展對照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目前來看最佳的實驗方式,然而此環節也是整個實驗中使學生最為困擾的環節,但若使學生去超市中購買相關材料,學生往往可以在眾多植物中激發出靈感。由此可見,教師如今在教學中的重擔已經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各種問題。
綜上所述,如今探究式教學在我國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深受教師及學生的喜愛,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新課改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學的內容,也能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等。雖然目前來看探究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其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1]王強.光合作用一節的探究式CAI教學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8(1):112-113.
[2]梁微.反思探究性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1(2):232-233.
[3]郭利春.探究式實驗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11):151.
·編輯 王團蘭
蒙春蕾(1990—),水族,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碩士,中一,研究方向:植物學、微生物應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