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榮
(江蘇省啟東市南陽中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黃海榮
(江蘇省啟東市南陽中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初中教育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對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教育是承上啟下的一個轉折點,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初中教師應當更新現有的教學理念,改進陳舊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從知識儲備、創新性和批判性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全面發展;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迎合應試教育的要求,大多數教師通常只關注題型的歸納和解題技巧的傳授,沒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識。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實質上是欠缺的。隨著義務教育的發展,廣大教師和學者都逐漸認識到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為此教師需要適時改變教學方式,將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納入初中數學教學的培養目標中。
1.有利于學生掌握全面的數學知識
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照本宣科,沒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題型千變萬化,一道題可能稍微改變某一個條件,解題方法就截然不同。同時數學知識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科學進步的同時也推動著數學知識有規律地變化。因此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不是對公式或定理死記硬背,而是用靈活的眼光和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找出數學課題的本質規律,然后,通過歸納和總結,形成系統化、科學化的全面的數學知識體系。這樣即使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沒有見過的數學題目,也能運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2.有利于學生開展其他的科目學習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逐漸體現其片面性和局限性。為了適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學好數學,更要語、英、政、史、地等所有科目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使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增強。這樣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時也能夠運用思維能力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提高其他科目的學習效率,架構起全面的知識體系,并且最終成為一位各個科目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1.擴大基礎知識儲備,為思維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學生擁有豐富的數學基礎知識儲備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前提。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些有難度的、新穎的課題,在課堂上才能游刃有余。舉個例子,如果學生運算水平不過關,連基本的加減乘除都會算錯,那他即使掌握了再高明的解題技巧也沒有用,再簡單的題目他也解不出來。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僅包括最基本的運算技能,還包括演繹推理技能和操作技能。通過擴大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儲備,為今后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改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應試教育體制下,為了讓學生取得較高的考試分數,大多數初中教師采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通常只關注題型的歸納和解題技巧的傳授。而考慮當前形勢,如果還是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無法滿足義務教育改革對初中數學的改革要求,也無法滿足社會對新型創新人才的要求。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教師可以提倡一題多解。初中數學體系中包含許多類別的知識,各個類別的知識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貫通。提倡一題多解也有助于打破慣性思維的局限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上八年級上冊全等三角形的證明內容時,可以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證明方法,不只是局限于證明三角形的三條邊相等,也可以證明三個角相等,甚至是先證明它是等腰三角形,再證明它是更加特殊的等邊三角形。
3.增進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當前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形式多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課堂氛圍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由于各種客觀主觀因素的存在,僅僅依據學生的作業或者考試成績,教師很難了解教學效果如何。因此,應當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溝通和交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回答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和疑惑;通過溝通和交流,學生可以向教師表達自己對題目的不同理解,在教師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答案。這樣,在師生間的互動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了鍛煉。
由上文可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系統化、科學化地掌握數學知識,還有助于促進其他科目的學習,對整個學習階段產生深遠影響。為此,初中教師應當不斷完善和創新自身教學方法,切實落實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個人能力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1]王兆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
[2]麥景雄,董欣欣.淺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J].農家科技,2011(2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