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學成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窎中學)
初中生足球興趣與足球意識的培養
顧學成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窎中學)
初中生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好新的階段,而足球是集運動性、競技性、鍛煉性為一體的活動,因此,培養初中生的足球興趣是可行且有效的。教師應通過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來采取游戲、觀賞比賽等形式啟發、引導學生產生足球興趣。在足球興趣形成后,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足球意識,通過講授、訓練以及模擬對抗賽等形式,培養學生在比賽中的觀察、判斷、行動、協同配合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
初中生;足球興趣;足球意識;培養
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動著初中生對體育事業的熱愛,然而中國足球在許多地區并未得到完善,因此初中生對于足球的興趣以及意識相對薄弱。而足球運動也應從小抓起,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足球的熱愛已經迫在眉睫。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總結出了一些培養初中生足球興趣以及足球意識的心得體會,希望與同行共同探討。
初中生處于好動、愛玩的青春期,這時的他們精力充沛、不知疲憊,因此也喜歡體育運動,并且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動起來,產生對足球的熱愛。為了減少學生對呆板教學方法的排斥,教師要多進行示范,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在練習中加以講解,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在講解要領時,例如控球、顛球,教師要先親身示范,為學生提供模版,之后讓學生自主練習,或分組練習,并對做得好的學生做出表揚,使其起到標桿作用,激發其他學生的激情。
其次,“教學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和喚醒”。尤其是初中生處于性格形成的時期,自尊心強且易受挫折,因此,教師要多采用鼓勵的方式,盡量避免學生在訓練中的負面情緒,保持學生對足球的熱情。如果教師在訓練中否定他們的努力,訓斥他們的失敗,學生會逐漸喪失對足球的興趣甚至產生厭惡,而采取鼓勵、表揚的形式,則會增加學生的信心。例如,學生在學習射門時,總是射門不中,教師就要及時調整學生的射門距離以及角度、方法,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并對學生的成功做出肯定,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足球的熱愛。
再者,通過做游戲、模擬比賽都能激發學生的勝負欲,保持對足球的興趣。比如,教師把學生分組,每組四人,兩兩對抗,要求一組守球,一組攻球,限時十分鐘,教師為裁判。此類的游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激情,且能感染觀看比賽的學生。此外,鼓勵學生參加比賽、觀看比賽,這樣可以引出學生競爭的潛意識,能在觀看和參與比賽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調動積極性。在教學中,我還發現,宣傳國家優秀足球運動員為國爭光、刻苦訓練的事跡,能得到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熱血,這些內容鮮活生動,且有深遠的教育意義,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在學生產生足球興趣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足球意識進行加強,穩固學生的專業知識,發揮他們的足球特長。
足球意識是指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觀察、判斷、正確行動、互相協作與隨機應變的能力,也稱戰術意識。在足球比賽中,足球運動員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更需要戰術意識的糅合,才能使技術得到準確、及時、有效的發揮,在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效果。為此,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大量的文獻資料,對足球意識的培養做了以下探究。
首先,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豐富球員的作戰知識,只有熟練地掌握作戰知識,才能使作戰意識更加深刻。教師可以通過教授戰術課程,觀摩、講評優秀比賽,邀請優秀運動員講解、示范,賽后組織運動員開展對比賽的認識、感悟等形式,從理論上加強運動員的理解,培養運動員的戰術素養,提高他們的戰術意識。
其次,在理論知識掌握充分的同時,要與戰術訓練相結合,提高他們的實戰應變能力。在他們技術動作熟練之后,要強調訓練中對實戰的設想,做到靈活應變。在運球、傳球的基礎上加上各種二過一練習,培養球員的配合以及傳接意識;在三人傳接球和配合射門的練習中,根據運動員的不同水平設計難度不同的傳球跑道,培養他們觀察、應急與轉移的意識;在多人配合傳球練習中,讓球員們自主設想傳球跑道,培養他們的配合、判斷、分析能力。這一階段是球員們化理論為實踐的重要時期,因此,要多訓練、多模擬,使思想與動作相一致。
此外,在練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運動員進行對抗性練習,這是教師尤為重視的環節,也是最接近實戰的環節,可以很好地強化運動員的團隊意識以及比賽中技能、戰術的合理運用能力。在訓練中,我們通常采用一拖三、四對二、三對三的傳、跑、搶、截練習,培養學生傳接球中的應變能力,增強球員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增強他們的全局意識。并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達到有針對性的培養。
總之,培養初中生的足球興趣和足球意識是一項必要而艱巨的任務。教師要根據初中生好動、喜新的身心特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引發興趣,并通過初中生好學、好勝的心理,結合足球多變、復雜、具有競技性等特點,對他們的足球意識進行培養。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