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在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致和鎮初級中學)
論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實踐策略
代在驥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致和鎮初級中學)
簡要描述了導學案概念,而后研究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如促進課堂改革創新、促進學生發展、實施因材施教等,最后提出初中數學學案導學策略。
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導學案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如今,仍然還存在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較低,以及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象,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一味重視提高成績以及升學率,與現代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不符。而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如何教學,更多的是需要考慮讓學生如何去學。
國內外對于“導學案”比較統一的認識是,導學案是教師編制,在教學過程中,用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學習的方案,是一種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的能力與學生自主能力的有效載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三導”作用,即,導思、導讀與導做。導學案實質上就是教師用來幫助學生提高教學收益、掌握教學內容以及溝通“教”和“學”的橋梁,從而實現課堂有效性的學習方案。更為側重的是引導學生獲取相關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以及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導學案不同于“教案”或者是“學案”,其教學重點是,導什么以及如何導。導學案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導促教,同時以學定教,先進行知識的系統學習再教學,通過當堂訓練,強調教師的“導”以及學生的“學”。
而“導學案”與“學案導學”在教學模式上是同一個概念,兩者都注重突出“學”和“導”兩個方面的內容。
1.促進課堂改革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都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因此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對知識進行機械化記憶的現象嚴重,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無法兼顧全體學生。而導學案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設計上體現了生活化、分層設計、導學性、能力立意等特點,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機會和空間。教師在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的時候,依托導學案這一載體,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
2.促進學生發展
導學案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上。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理念更為重要的是倡導如何幫助學生去學會學習。導學案不是學生純粹的學案,也不是教師單純的教案。通過設置預習內容,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即便是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夠通過預習在上課前,對于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學生在上課時會將問題帶入教學活動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3.實施因材施教
進行導學案設計的一個前提便是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后再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確立學習方法、學習目標以及重難點,通過創建問題情境和習題創設,進行因材施教。在這個設計過程中具有目的性、層次性、針對性以及科學性。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得每個學生的發展程度也不同,在學習方式、學習速度以及學習策略上也不盡相同。一般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也更加明顯。
1.提升初中數學學案導學的設計策略
完整的數學學案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學習重難點、導學新知、學習目標、合作解決、分層訓練、問題討論、達標檢測、合作解決以及探究規律等方面。同時,教師還需要按照學習知識類型的不同,作出相應的調整。比如說,對于定理課,便更需要注重探究規律方面的內容。同時,在進行數學學案導學設計的時候,還需要遵循基本設計原則。(1)系統性原則。將整個初中數學作為整體,每個課程之間是相互聯系的關系,在每堂課都需要包含上述九個方面的內容。(2)科學性原則。數學是一門注重邏輯的嚴謹學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規律和法則,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等。(3)趣味性原則。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設計學案導學時,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式。比如說,貼合生活實際,設置相關問題,啟發學生進行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其他差異性原則、遞進原則等。
2.提升初中數學學案導學的實施策略
初中數學課程形式一般有定理課、概念課、規律課以及解題課等,對于不同的課程內容,學案導學法也需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和流程。比如說在定理課“勾股定理”教學中,教師首先以設置問題引入,可以是經典例題也可以是生活中有趣或者經典現象的例子,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引導學生發現定理,通過圖表形式,利用PPT為學生呈現相應的問題。而后再為學生揭示定理,這個過程中更注重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和歸納。最后驗證結論,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得出結論后也需要進行相應的驗證。
[1]李平.基于初中數學導學案課堂實施“學生講解”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顏章業.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數學學案導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