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萍英(浙江省金華市東陽江北初中)
芻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宗萍英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江北初中)
如今,隨著新課改在我國的不斷推進,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廣大教育者都在極力追求的教學目標之一。如何立足于教學實際現狀,采取切之可行的措施構建出高效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取最大的學習收益,是當前廣大教師都在認真思考和深刻分析的問題。以初中科學為例,并結合自身實踐,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幾點個人意見和觀點的描述。
新課改;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科學探究;分層教學;實踐;德育
對當下初中科學教學課堂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大多數情況下科學課堂是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的,所以改變如今的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教學與學習的效率已迫在眉睫。筆者作為奮戰在教學一線的初中科學教師,對當下初中科學教學也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剖析,發現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制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并積極探索和研究了對其進行克服的措施,頗有成效。現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經驗,對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性進行簡單總結,然后提出具體的構建措施,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如今,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廣大教師都開始關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材變化和新的教學方式等,應試教育應當被我們所摒棄,轉而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堅決執行素質教育所提出的“減負”要求,即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有自由發展和健康成長的空間,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高質量的教學效果。然而,作為一名初中科學教師,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制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不利現象,如教師過于強調以書本知識為本位,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輕視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重視學生對學習結論的掌握,輕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把自己當作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無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摧毀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采取的教學方法陳舊單一,課堂教學變得機械呆板,課堂氣氛沉悶壓抑,缺乏生氣和活力,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鑒于此種情況,面對新課改在我國的大力推行和深入盛行,作為初中科學教師的我們有必要依據新課改理念,去積極探尋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力圖改變如今初中科學高付出、低效率的教學現狀,進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教學課堂的構建。
1.運用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應試教育是以教師的講為主導,學生被動地傾聽和接受,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迫使學生走進了死讀書的死胡同,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學習基礎扎實,在科學考試中能取得優異成績,但是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比較差,而且缺乏創新的精神。《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課程的教學要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基于這一教學理念,作為初中科學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積極運用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以主體者的身份去參與科學學習活動的探究,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以此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比如,在學習《體溫的控制》這一節內容時,一上課,我就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每一個動物都有其特點,魚類生活在水中,爬行類是冷血動物等,那么哺乳動物有什么特點?(2)哺乳動物的恒溫特性表現在哪里?恒溫動物的體溫一直保持不變嗎?(3)人體用什么來維持體溫穩定?(4)冬天當外界溫度低于體溫時,人體會怎樣調節才能保持恒溫?夏天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又會怎樣調節?(5)環境溫度過高,超出了體溫調節的最大限度,會導致怎樣的狀況?然后讓學生依據這些問題,對課本內容進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并之后與同學、教師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這樣,就使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探究式方式代替了原來的一言堂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既有效促進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深刻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注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充分發展
分層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它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我國古代偉大學者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主張。而且,《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無論學生存在著怎樣的地區、民族、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的差異,科學課程均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學習科學的機會,這是由義務教育的性質決定的。”因此,作為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在使用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而是正視學生在各個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把教學著力點放在面向全體學生,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全體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促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成功。
比如,在學習《物質的溶解》這一節內容時,我就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將學生進行了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訂了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學習能力較低的為C層次學生,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能區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了解溶解度的意義并會查閱溶解度表;學習能力一般的為B層次學生,除了要達到C層次目標,還要了解外界條件能夠影響物質的性質;學習能力較高的為A層次學生,除了要達到B層次“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做實驗所需的物品,然后對學生進行實驗演示,之后可以引導學生親自做實驗,分析串聯與并聯這兩種電路的不同之處,并且探討造成這兩種電路出現不同的原因,以理解這兩種電路的特征。通過親自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的興趣大大高漲,對物理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受到物理魅力的強烈感染,從而愛上物理。
4.積極開展課外實踐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積極開展課外實踐輔助教學。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內在心理特點合理組織和安排課外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積累自己的實踐經驗,在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和成長。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以“家用電表”為載體的實踐調查活動,鼓勵學生回到家中仔細觀察自己家中電表每天、每周以及每個月的走勢變化,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及時準確記錄,鼓勵學生就記錄數據進行互相交流和溝通,并寫出自己通過這次實踐活動的感受和想法,讓學生意識到節約用電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從日常的小事做起,不再浪費電資源。通過這種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節能環保的重要性,如果僅僅通過理論宣傳和講解是遠遠不能這么快達到教學效果的。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給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能夠滿足現代物理課堂的教學要求。由于初中物理知識理論性很強,要求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如何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合理開展教學,對于教師來說,仍然需要不斷探究。
[1]陳素云.芻議初中物理教學的激趣技巧[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
[2]王洪峰.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網絡財富,2010(1).
[3]江才俊.如何培養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創新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八卷[C],2014.
[4]樊建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