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芳(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中學)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曹桂芳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中學)
從分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探討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以期為相關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關注越來越強烈。在這個背景下,研究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初中數學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從我國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來看,仍然普遍存在著一部分數學教師沒有對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引起重視。主要的表現就是,他們不去注重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化和高效化,也不注重向學生傳授必要的解題和學習技巧,而只是試圖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題海戰術來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樣一來,不僅課堂有效性的提升不明顯,還將學生置于沉重的學習負擔中,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和厭煩情緒,影響后續的學習。比如,有的教師喜歡提早上課、延遲下課,爭分奪秒想要多教授一點東西,然而學生犧牲了休息時間,本身的情緒就不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還會影響下節課的學習。
2.初中數學課堂的應試性導向太強
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積弊已深,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從我國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來看,已經有很多的教師意識到了教學任務三維目標的重要性。三維目標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多方位發展,不能偏重一方,只關注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傳授,這樣會對學生的長遠發展產生消極影響,適時、足量地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會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沒有將初中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初中數學的內容對于初中生來說,較為抽象。如果教師沒有積極主動地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會讓學生產生“數學無用論”的錯誤想法,產生厭學情緒,并且放松對課程內容的深層探究和學習。這無疑會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持續有效學習。
1.提升教師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認識
首先,教師要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析,對教學內容有整體、全面的把握和認識,并且根據歷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找出歷年學生容易出錯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做出適時提醒;在教學設計中,找出能夠從生活中援引具體實例進行講解的知識點,以便在課堂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在進行“負數”一節的備課設計時,就可以舉出體溫計的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負數的具體含義。
其次,重視精講精練。題海戰術極其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常常出現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視精講精練,注意在題海中幫助學生篩選出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找出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的知識點,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的放矢,少做無用功。
2.注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整體實現
首先,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實踐教學時,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要緊緊圍繞學生,以學生為本。比如,在進行“零指數冪”一節教學時,可以做出如下的教學設計。第一步,引導學生感受30=1的合理性,并且引出關于零指數冪的相關概念和規定。第二步,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引導學生發現零指數冪與“冪的運算性質”是不相矛盾的。第三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根據學過的“冪的運算性質”,進行關于零指數冪的簡單運算。第四步,教師總結運算過程,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具體的知識和數學計算技能,還能夠充分結合數學思維、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培養等四個方面的教學要求,爭取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其次,注重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新知識的接受程度和速度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以此為基礎,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制訂時,體現出目標的層次。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教學過程“個性化”的突出表現,是對統一化和標準化做出的批判和改變。比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一節教學時,可以將學生按照接受能力分層,分別布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對于接受能力較好的A層學生,要求他們能夠自主推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對于中等的B層學生,要求他們能夠掌握并且熟練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相關的判定。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C層學生,要求他們能夠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并且能夠發現其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水平范圍內,感受到學習、探究數學的樂趣,在整體上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線的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課堂有效性的相關問題開展更為深層的研究和探討,以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潘育生.帶著問題出發,伴著情境穿行:論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3(96).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