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云月(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芻議作文教學要把握的三個要素
顏云月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隨著作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和顛覆,而新的作文教學手段還沒有得到完整建構。近年來,筆者從作文教學引導策略入手,在作文教改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談談我的粗淺體會。
許多學生寫的作文思路放不開,找不到生活中的感悟和心得,其實可以參考中學課文里的許多范例,比如《我與地壇》和《我的空中樓閣》寫的都是人與自然的心靈對話,學生完全可以仿寫。也可以模仿《平凡的人生》《穆斯林葬禮》寫寫親情、友情。還可以針對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社會各階層的心理狀態,關懷底層大眾,弱勢群體,說說自己的名利觀、道德觀、價值觀,一般來講,高中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眼花繚亂的世界也有自己的看法,校內校外,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可以折射出社會的問題,可以思考人的生存、發展問題以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思索。現代社會是豐富多彩的,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寫作資源也是取之不盡的。也可以適宜地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區服務、勞動鍛煉等活動,把自己的成長體驗用筆表達出來。還可以寫寫觀看勵志的經典電影的心得體會,比如《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勇敢的心》《楚門的世界》《辛德勒的名單》,要不就寫寫心情日記,尋找激活感悟與情感顫動的著火點,日記中可以觀照周圍的人群,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家庭與環境,這方面大有話題,只是怎么寫都要執著地追求勇敢、樂觀、健康等高貴品質。
總之,教師必須讓學生走上“我手寫我口”的心靈自由之路,從觀察每一件小事寫起,一次購物經歷,一次瞬間的發現,一件富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一次患病,都可以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或者丑陋。《讀者》雜志的辦刊理念,就是要始終不渝地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只有當豐富的生活元素進入作者眼里,縈繞于心里時,寫作才成了一種欲求與釋放。
文章的寫作規律無非“讀寫結合”,廣義的“讀”不僅僅局限于閱讀文本書籍,還包括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如何把讀化為寫,這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檻,很多人讀了不少書,但就是不懂得運用到寫作中,這是很可惜的。而且時間一長,寫作水平沒有提高,許多人就漸漸失去了寫作的興趣,所以說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轉化。筆者認為,讀書要帶著問題認真讀,在讀與寫之間必須加一個“悟”的過程。說起“悟”,有人覺得太抽象了,其實不然。用心去“悟”,就是要用心去領會每一篇文章的結構、亮點、素材、修辭,甚至標點符號,要善于發現文章的美,比如形式的美、行文的美、段落的美、開頭的美、結尾的美。慢慢揣摩,然后加以模仿和整合。還有就是要不斷地探究作者是如何捕捉瞬間情感的。好的文章固然有特性,其實也是有共性的。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去發現,讓學生自主學習,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寫作技能。如果單單只是讀,卻沒有經過大腦的思考與再加工,是不可能對寫作產生效果的。光讀不“悟”,寫作時就會言之無物,言之無例。
指導學生訓練作文的時候,筆者就曾經因為痛感學生作文缺少名人名言,于是叫學生背200句左右名言,背是背了,可是幾個月之后,又忘記了。原來學生并沒有“悟”,寫作文時根本用不上,不懂得用。實際上可以讓學生先背2-3個哲人的話語,牢牢記住,真正感悟了,也就能夠靈活使用了。關鍵是要敢用,會用。如果只是死記硬背,還是用不上的,就要選擇一些有“殺傷力”的名人故事,比如曾國藩、林肯、羅素、羅斯福。再比如打工皇帝唐駿等社會熱點人物,閱讀要講究貼近學生的心理與視野,引發他們的興趣,學習名人的人格力量與精神品質。
很多語文教師都有感慨,辛辛苦苦教會了學生一些寫作技巧,也做了很多鼓勵動員工作,可是時間一長,學生又走回老路,寫作時又迷失了方向,周而復始,筋疲力盡。寫文章是一個復雜的思維活動,它不像學駕駛、學游泳,學會了一般就難以忘記或者退化,不可否認,作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許多教師束手無策,不是我們教師不聰明,而是沒有深刻掌握作文教學的規律。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但問題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獲得持續發展,就要讓學生走上自由的自我發展的道路。
語文教師得讓學生嘗到寫作的甜頭,還得讓他們掌握作文的技能,走上自主寫作之路。按照福建師范大學潘新和教授“言語生命動力學”的理論,就是要高度重視“對人的言語生命的養護和培植。”作文教學首先要嚴格要求,其次嚴格督促,最后是不斷鼓勵。學生作文是在教師指導下逐漸走向成熟與獨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然有反復、有挫折、有失敗,因此培養學生作文的情感與良好的作文習慣顯得尤為重要,情感是動力,習慣是保障,兩者構成了學生主動發展的雙翼。要想讓學生不怕寫作文,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特征,就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當然對學生的評價也要跟上,每一個學生個體都有被認可的需求,只有當表現和評價結合起來的時候,才會真正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一次不起眼的認可、贊賞和表揚表面上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是它往往會在學生的內心產生深遠影響,它甚至可以觸及學生的神經和心靈,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當然,我們還可以為學生開辟更廣闊的寫作途徑,譬如手抄報,創辦文學社團,激勵學生多動筆,在多想、多寫的狀況下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寫作成為學生自我表達的需要,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