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坡(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郭家屯中學)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課堂教學的五個策略
劉新坡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郭家屯中學)
要有效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效果,就應當課前充分準備,實施高效備課;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手段,探討合作學習;融洽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氛圍;鞏固練習,強化教學知識。
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策略;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掌握課堂知識,并且能夠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是只要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稱之為廣義上教學的有效性。從狹義方面來說,主要指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和能力,思想和情感結合相關的價值觀有效地加以運用。高效課堂作為教學追求的最終的目標,既是老師探討的教學理念,也是學生追求的學習目標。高效課堂的有效實施,包含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文章選取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為例,探討了有效課堂的相關意見和看法。
課前充分的準備是確保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課前備課一般包括教師合作備課、小組集體討論、集體專項討論和個性化探究五個部分。這五個環節相互完善,具有較強的互補性,有著傳統備課無法比擬的優勢。
1.合作備課是指將教學內容細分為幾個若干的部分,把各個部分安排給各個教師去落實備課任務,經過各個教師完成工作任務之后,進行相關的總結,歸納出一堂比較完善的教學教案。合作備課一方面減少了教師的備課工作量,一方面備課的質量要求也相應提高。
2.小組集體討論是根據課程安排的實際需要,組織教師就對某一個課程的安排,進行相關的討論,總結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確保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講解,進而使得課堂的效率有個更高層次的提高。
3.集體專項討論是指在教務組安排的時間內,教師組織在一起進行相應的教學內容討論,把教師的討論意見整理成教學的方案,這樣使得教學方案比較有代表性,是教師集體討論出來的結果,涵括的知識要點也比較全面。
4.個性化教學探究是指在不同的班級學習氛圍,不同的教師獨特的風格,教師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根據教師的教學風格、授課方法,進行相關的整理歸納,使得教師的教學風格有所提高,進一步展示了教師的教學魅力。
課堂時間的有效安排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密切的聯系,有效課堂不僅是在教學當中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同時也要預留出必要的時間,讓學生自我反思教學內容,使知識的消化得以加強。具體的,教師在課程安排上盡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當中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總結得出正確的問題答案。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對課堂時間進行安排,讓學生充分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創新教學手段,把教學內容從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解脫出來,開發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合作當中配合學習,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1.課前導入的趣味性。在一節課開始時,用一個比較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關注課堂,增強參與到教學當中的興趣。可以通過相關的游戲比賽,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我評價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也為講授的知識內容做好了鋪墊。
2.讓課堂聯系生活。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當中,從思想道德到學生的尊老愛幼,從法律政治教育到日常的行為法則,思想道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密切關系。通過這些眾多的聯系,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讓生活和課堂相互聯系。讓學生相互討論對問題的看法,歸納出問題的答案。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受尊師重道的影響,往往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在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因為害怕教師的批評使得學習效果不佳。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轉變師生關系是教學內容的重要方面。教師只有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同樣的身份地位,同樣的教學立場,才能更加有效地去了解學生,明白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教師只有把自己當作學生的學習伙伴,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在教學過程當中更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在課堂上所學會的知識認識比較淺顯,記憶掌握的內容比較有限,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要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內容,課后必須要經過相關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在練習演練之中對課堂知識進一步的總結梳理,使得其對問題認識更為深刻,能夠及時地發現新問題。當然,課后練習要達到預期的演練效果,教師在課后練習安排布置的時候,要圍繞問題的重難點,合理有效地制訂課后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
總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轉變教學身份,站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去引導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創造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環境。通過有效課堂的教學實施,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社會主義道德情操,使得學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另外,在追求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教學效用和教學效率,只有充分地把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有效課堂的良性發展。
[1]薛家平.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課堂教學的五個策略[J].教育探索,2010(6):64-65.
[2]高敏強.新課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學周刊:C版,2014(12):55.
[3]胡四川.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速讀:下旬,2014(5):225.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