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翔 楊海寧 石 炯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工程系 安徽合肥 230031)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潘基翔 楊海寧 石 炯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工程系 安徽合肥 230031)
伴隨著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高職院校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變化。本文針對這種變化提出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需要按照工作崗位群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崗位工作變化進行構建的觀點。
移動通信技術 課程體系 崗位群 專業建設
隨著行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4G牌照的發放、運營商提速降費、鐵塔公司的成立、移動互聯網等社會熱點新聞的不斷出現,通信行業及相關產業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社會關注度。這也就造成了在高考及自主招生考試中,通信類專業始終作為熱門專業之一,被考生及家長們所選擇。[1]
作為通信類專業之一的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要做到面向人人,面向社會,培養出具有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的合格畢業生,就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改革創新。[2]
高等職業院校是面向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學府,其培養目標與其他本科院校的不同點在于與理論知識相比更加注重實踐性,與對專業的研究相比更加注重實用性。作為目前熱門的通信類專業之一的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其人才培養也是在追求同樣的目標。
因此,在進行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時候需要將移動通信相關職業崗位群及其技能體系融入課程之中,對學生將來會從事的工作崗位進行研究分析,才能夠準確找到專業培養的方向,構建合理有效的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3]
就目前而言,移動通信專業學生就業的方向主要分成了如下幾類:基站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基站日常管理與維護工作;移動網絡的測試和優化工作;基站勘察、設計工作;移動終端設備銷售、售后服務工作;移動業務辦理等。當然也有離開通信行業,從事其他行業工作的學生。在初始就業時,學生往往從事的是一線工作,只有極少數會進入管理崗位。[4]
所以,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在三年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將學生就業需要掌握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提升至其可以勝任崗位工作的水平,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在此目標之下,還要認識到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特殊性,對其職業素養、職業定位進行指導,讓其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著合理的認知和規劃。[5]
專業建設中需要考慮的內容包括了學院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同時也需要考慮高職學生自身的特點,將兩者進行融合。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進入高職求學的主要目的是就業,即在完成高職學習的時候,能夠掌握相關行業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能夠順利就業。從這點上來說,學生的求學目的相對而言比較明確,并且與專業建設目標相互適應,相互配合。同時,由于高職學生的高考分數普遍不高,在學習上表現為理論基礎相對薄弱而接受能力不足,自主學習意識和控制能力不強而容易上課走神,學習習慣較差等。這些因素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授課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而影響培養目標的達成。[6]
同時,在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操作,或者是過于強調實踐鍛煉輕視理論,傳授知識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或者是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職業素質的培養。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課程安排與培養目標的脫離,影響學生的學習及就業。
在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根據崗位群要求選擇課程。高職教學的根本目標還是人才的培養和促進就業。因此,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崗位工作對技術的要求是進行課程體系建設首要考慮的問題。好的課程體系將會有利于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以及自身的成長。在課程的選擇上,在專業課程之外,專業基礎課,基礎課,都必須有所兼顧,對于學生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也必須有所體現。由于學生的就業崗位是無法限定的,專業課程的選擇也需要相對寬泛。在本學院中,將移動通信技術、基站維護與管理、無線網絡優化、作為專業核心課程,輔之以電工電子等基礎課,以及數據庫應用、WLAN技術、通信電源、光纖通信技術等專業相關課程,團隊合作、市場營銷、公共藝術等人文課程,充分體現了移動專業自身的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
其次,在課程內容的教學上,要注重基礎的牢固和理論與現實的聯系。由于高職學生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在進行授課的時候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方法是不合適的。高深的理論往往讓學生們無所適從。所以教材的選用需要淺顯易懂,授課的方式方法則要求具有吸引力和創造性,在教學的同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讓學生們了解自己所學所做與實際工作是相關的,是有用的。這樣才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專業的教學中,教師們相互的協作和課程內容的銜接將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先學習專業基礎課“通信網概要”,然后進入專業課“移動通信技術”,緊接著是更加接近實際的“基站維護與管理”和“無線網絡優化”課程,內容上循序漸進,逐漸深入。[7]
再次,在實踐課程環節要注意實用性,尤其是專業課程中的實踐環節,需要盡量對接實際的工作崗位。考慮到移動通信技術進步迅速和移動通信設備的價格昂貴,如果能夠利用學校的場地、人力資源等與企業展開相關方面的合作,將實際工作和工程師引入課堂,將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能夠利用實際設備的課程盡量使用實際設備,沒有條件購置設備的則使用模擬軟件進行操作,在實踐的過程中,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老師充分使用學院現有資源,利用基站設備,LTESTAR等模擬軟件,為學生創造接近于崗位實際的實踐環境。
最后,要隨時關注用人單位和學生對于課程體系內容的要求和反饋。由于目前為止,移動通信行業依然處于高速發展期,技術更新快,設備輪換快,所以學校中教授的知識將在工作中迅速變得老舊。這就需要老師們不停學習新的內容,對自己的授課內容進行微調。而如何進行改變和改變的方向,則取決于行業發展和變動。這樣一來對于行業發展的及時跟進就顯得非常重要。而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學生對于課程的反饋就成了相關改變的第一手資料。
專業定位準確與否、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是否合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否適應通信產業、行業和通信技術的發展,都直接影響著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到企業和同類院校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學習,對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群進行分析,提煉行動領域中典型工作任務,加強校企合作,整合企業技術資源,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領域中典型學習任務和專業課程,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最終實現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有效對接。
[1]張敏,李崇鞅.高職課程建設對接職業崗位群和職業生涯發展的研究以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為例[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42-45
[2]葉利麗.高職類移動通信專業發展方向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3):308
[3]于正永.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38-42
[4]陳銘,李茂峰.高職院校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對策探析[J].電子制作.2015(8):171
[5]鄢長青,張曉峰.工學結合階梯式培養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基于移動通信技術專業[J].電子測試.2015(10):138-139
[6] 江敏.淺談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教學法的創新思考[J].媒體時代.2015(5):242
[7]孫麗麗.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電子測試.2015(1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