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麗(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韓麗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摘要:在課堂中創設最佳的歷史情境,不僅符合學習歷史學科的特色,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就是要找出一個既符合新課程要求,又能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案,提升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歷史;學習;情境教學法
受傳統歷史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普遍反映初中歷史課不受學生歡迎。一部分學生因為缺乏興趣而不喜歡歷史課,一部分學生因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不愿意學習歷史課。所以我們要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歷史課授課方式,讓學生學習歷史不僅只是為了應對考試,通過情境授課方式還原歷史課的豐富多彩,還原中華古老文化的歷史韻味。
由一個好的開端,巧妙地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導入方法,應結合具體授課內容斟酌,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1.過渡模式。通過將上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總結,繼而插入新課程。
2.故事模式。通過選擇跟教育有關聯的故事引導學生進入教學。
3.音樂模式。通過音樂營造符合歷史背景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進入歷史特色的背景。
此外,詩詞模式、歌曲模式等可根據實際需要選取,均達到良好的效果。
可以通過對情境的語言描述、音樂渲染、形象塑造等方式創設符合歷史題材的情境,將抽象化的書本知識生動地表現出來。通過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融入歷史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想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師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靈活地將歷史知識和學生的學習任何結合在一起。
情境式教學法要打破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模式,在情境教學中由教師擔任主持的角色,學生既是課堂的嘉賓,又是主人。通過提問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師生的互動中進行。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的基礎就是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由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每一個步驟,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書本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能使他們學業進步,而且他們的身心同時得到發展。情境教學法對于提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進.中學歷史課程“史料教學”的探索與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趙崇.論中學歷史研究性學習中史料的地位與作用[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0).
·編輯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