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洪(重慶市木洞中學校)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周曉洪
(重慶市木洞中學校)
現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方式為了適應現代化教學環境,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初中政治需要在提倡自主學習,開發思維的過程中,讓學生有自由和獨立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以初中政治課程改革的意義為出發點,提出具體實施策略,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讓政治學習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政治教學做到與時俱進,鼓勵學生創新思維開展自主學習,通過課堂改革,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課程改革中發現,初中的政治改革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較大的不同,其中重點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思想以及情感溝通,這是與課程特點相適應的改革方案。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比較死板,但是思想教育的過程更具多樣化,教學方式過于死板不能完整地展現教學效果,所以,需要設計新的教學方案;第二,初中的思想政治受眾群體是學生,初中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比較強,因而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把政治教學和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結合,轉變教學理念,將灌輸式教學轉化為過渡式教學,真正掌握思想傳遞的重要價值。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動力,但是很多學生對政治學習的感覺是味同嚼蠟,主要是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要改變學生的受教育觀,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和理解政治教育的核心含義,感受到這一學科的深層魅力。為了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結合歷史課教學內容,增加歷史時事案例的講解,通過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建立濃厚的學習氣氛。比如,在學習“三農問題”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結合歷史中辛亥革命中的“三民主義”,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并且讓學生開展熱烈的討論,以此建立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就能形成普遍性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些新聞雜志比如《歷史與政治》《半月談》等,讓學生關注時事,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社會實踐。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辯論賽以及思想匯報,共同了解思想動態,在理解主流政治思想和政治觀點的基礎上,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從政治的角度考慮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2.實踐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政治學科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政治教學不但可以激勵學生的探究欲望,更能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比較強烈的興趣,推動學生學習政治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政治知識、豐富自己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在政治教學結合現實問題的基礎上,教師要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相關內容時,教師要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實際情況。我國在當前實現共同富裕的背景,以及當前的發展模式,很多西方國家或者非洲國家都感覺中國已經進入到發達國家,但是我國當前還處于發展中國家的理由,我國的國民經濟和人均總產值還不能達到標準。政治知識的講解不是將書本上的內容復制到課堂上就完成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通過知識學習靈活的解釋政治事件。反之,教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不能將知識真正地做到活學活用。
3.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
現代教學手段的深化,多媒體設備被應用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為教學的發展提供輔助。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設備,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同時,讓學生了解很多在課堂上了解不到的知識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時候教師單純的講解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但是如果運用直觀的圖像,學生將會有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學習《親近社會》這節課的時候,教師經常講解學生個人與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學生在學習中只能理解知識點,對其內在的含義深入探究不到位,但是如果教師給學生播放一些中國人在國外受到欺凌的視頻,引入民族的發展和個人的地位間的關系。還可以講述在清朝時,我國實力較弱,在歐洲的很多地方甚至出現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語。但是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逐步提升,此時,國家領導人訪問歐洲受到世界各國的禮遇,究其原因是中國的國家實力強勁,中國人的世界地位必然也提升。通過對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
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要與時代發展相一致,與時俱進,在實踐過程中致力于探索學習這門課程的認知策略。通過有效策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以豐富的政治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究意識。
[1]翟春英.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學周刊,2014(2):17-19.
[2]唐洪山.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2012(6):21-22.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