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縣滸澪小學(226406) 王 勤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英語課堂實效
江蘇如東縣滸澪小學(226406) 王勤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具備合作精神和能力的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學習方式。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英語課堂 小組合作 實效
目前,英語教學中一般采用的是大班授課的形式。而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學習英語時沒有一個良好的語境,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因此,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深思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
要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劃分合理的學習小組是前提。一般來講,每個小組4~6人最為合適,最好是前桌與后桌相互組合。這樣更有利于維持課堂紀律,而且在進行小組活動的時候也很方便。組內成員也要合理搭配好,不能全部是優等生,也不能全部是后進生,否則不能推動小組活動的展開。一個小組至少有一個學生是比較優秀的。這樣,這個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自然會成為該小組成員的小老師,成為教師的小幫手,帶領組內成員進行有效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1《Hello》一課時,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上英語課,我還不太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所以在講完課以后,我讓學生進行閱讀練習,然后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分組。有的學生說:“Good morning,Bobby.Good moring Sam.”“Hi,I am Bobby.Hi,I am Sam.”他們說得非常好,既流利又標準。很明顯,這樣的學生英語底子很好。而有些學生的表現一般,他們不是發音不標準,而是根本不敢說。我對學生有了大致的了解,找到了分組的依據,便進行合理分組。
當然,學習小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知識的增多和學生能力的變化,學生在學習英語中的表現肯定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動態,及時調整小組的成員,保證學生整體的發展。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有意識地根據教學內容,為小組學習創設交流合作的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取英語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在課堂上對于新知識的教學,更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主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 3《How many》一課時,英語單詞是本課的重點及難點。但是詞匯的學習偏偏是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尤其是一些比較難讀的單詞,如sticker,sixteen等,更是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由于學生比較多,教師不能一一輔導,此時,就可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一起學習。會讀的學生幫助不會讀的學生,讀得不標準的學生向讀得標準的學生請教。你教我學,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最重要的是,有些不愿意向教師請教的學生很樂意和同學進行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掌握了不少知識。
一位教育學家說過:“在課堂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事實證明的確如此。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絲毫的興趣,就不會表現得積極主動,學習效果不會太理想。而合作競爭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和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都鉚足干勁,奮發圖強。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 Unit 3《Holiday fun》一課時,雖然該課是跟快樂有關的內容,但是學生在開始的學習中卻表現得毫無興趣可言,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我采取了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教學方式。我先讓每個小組合作背誦本課的單詞和句子:holiday,National Day,band,Great Wall,summer palace,fashion show,go well等。然后,我讓小組成員輪流到黑板上默寫,看看哪個小組寫得又快又好,并選出優勝小組。這樣的競爭方式比單純的背誦單詞和句子更具有挑戰性,充分利用了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一位學生都有好勝心,都有集體榮譽感,教師要充分認識并且利用好這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它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取得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教師應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實效。
(責編鐘偉芳)
G623.31
A
1007-9068(2016)2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