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海寧小學(222000)張靜云
美術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江蘇連云港市海寧小學(222000)張靜云
小學美術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特長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和教學計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學習效果。
美術教學 學習興趣 培養
美術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美育思想的培養。尤其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個性培養的核心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從而創作出富有特色的美術作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實現個性培養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作品創新水平。
小學的美術教學很受學生喜歡,但許多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喜歡美術教學,喜歡美術作品。水粉畫是小學生都很喜歡的作品形式和學習內容,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美術繪本去幫助學生學習美術,提高學習興趣。很多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水粉知識的時候,為了減少時間就會幫學生提前將水粉的配比、顏色搭配等做好,讓學生直接使用。這樣學生就不會進行水粉顏色的搭配,不能獨立對顏色進行調配。因此教師要摒棄這種教學方式,采用借助繪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水粉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更容易記住顏色調配的秘密。例如,教師可借助繪本故事《小黃和小藍》來傳遞水粉色彩之間的調配原則,同時教師為了給學生展示顏色調配的結果,教師準備了幾個礦泉水瓶,分別將黃色的水粉和藍色的水粉稀釋后放在兩個瓶子里。然后教師就根據故事中的描述,讓這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用另外一個瓶子裝混合后的顏色,用力搖晃,然后讓學生觀察顏色的變化。這時學生發現顏色變成了綠色,這種神奇的變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紛紛想知道其他的顏色調配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此時教師再講授水粉的調配知識學生就能全神貫注地聽講了。課后學生都能自行對不同的顏色進行調配,而且有的還嘗試用三種顏色進行創新調配,這樣教學有助于學生個性創作品質的培養。
小學生并不是對每一節美術課都感興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如有的學生不喜歡復雜動物的繪畫,覺得太難,沒有成就感。此時,教師可采用猜謎語的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的主題產生興趣,然后通過謎面講解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繪畫“蝴蝶”的時候,首先出了這樣一個謎語:“頭上兩根須,身上穿花衣,飛在花叢中,傳粉又采蜜?!睂W生們都能猜到是蝴蝶。當教師問道蝴蝶是怎樣變來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學生不知道了,此時教師就給學生講解蝴蝶蛻變的過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對蝴蝶的形狀產生想象,有助于學生在繪畫中精準地創作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裝飾,繪出心目中的美麗蝴蝶。
很多的美術教學都是由教師先畫出成品,然后讓學生進行參照繪畫,其結果就是學生畫出的作品都是一樣的,沒有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也沒有給予學生獨立進行創作的機會,學習方式比較單一。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就會對美術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豐富學生學習美術的形式,通過剪、貼、折等方式來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學習的思維視野,為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例如,學生在學習水粉圖繪畫郁金香時,教師首先給學生剪出一個郁金香圖案的鏤空剪紙,學生繪畫時只需要將紙片放在紙上,然后用水粉圖在鏤空的地方,涂完后再拿下紙片,一朵美麗的郁金香就呈現在眼前了。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繪出很多的郁金香,而且學生還可以自行繪畫,將兩種繪畫方式融合在一起,創造性地完成作品。
綜上所述,美術的教育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美術專業的技術,還要加強對學生美育思想的傳遞,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除了上述教學方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自然生活帶來的靈感。運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大自然中不一樣的美,結合所學的美術知識將它們靈活地表達出來,便可成為一副渾然天成的美術作品。所以我們對學生不應實施專業的美術教育,而是要傳授給學生創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為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與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羅艷)
G623.75
A
1007-9068(2016)2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