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杰
(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第四中學)
文化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
武秀杰
(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第四中學)
在初中教育事業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施行與開展英語閱讀的課程教學,老師應該將英語閱讀課程教育與文化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能力和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初中老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閱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密切配合,在英語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對文化背景進行一個系統介紹。這樣可以幫助初中學生認識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增強其英語學習的理解能力。依據實踐調查,就文化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具體研究與闡述。
初中教學;英語閱讀;文化教學
如何將文化教學系統有效地融合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這項課題是需要學校老師做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依據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調查以及相關文化知識的系統介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初中的英語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在結合文化教學時,盡量要符合學生在初中時期的認知規律,逐步滲透和擴展相關的文化背景內容,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跨文化的語言交際水平,進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比高中英語教學知識淺,更多的是以了解和認識國外生活日常用語以及文化風俗為主要目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所接觸的英語知識多數與生活文化有關系。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滲透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異。例如,學生在網上可以觀看一些外國電視或節目,可以直觀地看到外國人和中國人在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教材內容有更深的理解。英語閱讀教學中,同樣的英語詞匯在不同的意境中,也能體現出不同的含義,所以,文化教學的應用是必要的。第三方面,可以讓學生對中西文化的價值觀有一個認識和了解。對于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了解,有利于學生對中西方行為差異的理解。中西方在學生教育方面的不同在于,中國學生大多是在被動性地進行學習,大都學習壓力較大,而外國更注重的是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能力的培養。通過對中西各方價值觀的認識和了解,對于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具有積極意義。初中英語老師可以將以上所述作為參考內容,再根據英語閱讀實際教學中所涉及的地方文化背景進行解析,以提高和培養學生閱讀水平和交際能力為目的。
1.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方式,加強文化交流
英語學科作為中考必考項目,學生和老師大都對其非常重視,而這種只注重分數層面的應試教育,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少之又少,學生對西方文化缺少深入性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學好英語課程。老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生通過搜集總結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并在課堂上分享交流,當然老師也要進行輔助引導。這種文化教學方式,不但增強和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加深了其對文化差異的認識理解。
2.加強文化教學的實踐體驗
文化教育在英語閱讀教學應用中,老師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也應該多讓學生體驗實踐性教學,這樣,英語教學才不會過于枯燥無味,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學校應該給學生多多創造實踐機會,讓他們去實踐學習和交流,比如,一些學校與外國學校簽訂的交換生教學制度。
3.以文化講座和欣賞形式進行英語閱讀的文化教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文化教學的應用,可以通過文化講座等教學形式開展。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先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提出相對應的文化專題,并讓學生進行準備工作,其可以以個人或是以小組成員身份,在英語課堂上進行演講解說,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對文化差異知識的體會和感受。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可以達到文化知識與信息共享的目的,也能讓學生對文化背景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當然,老師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實踐,讓學生可以提出問題,最終理解消化問題。
4.老師要多組織學生參加文化參觀活動
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確定的相關文化主題,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文化參觀活動。比如,博物館展覽或是藝術表演等活動。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并有助于其思維能力的提高。
文化教學在英語閱讀教育中的結合應用是一種系統有效地教育方式,所以,初中英語老師要做到不斷探索與創新,積極推動文化教學與英語教育的應用結合。
[1]黃輝.文化教育的理論和實踐[J].教育學報,2012.
[2]王言.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應用[J].初中教育,2010.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