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蓮 劉慶煒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希望小學 四川宜賓 644300)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路徑探討
趙亞蓮 劉慶煒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希望小學 四川宜賓 644300)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從某種程度而言改變了國內傳統的教育觀念,而語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其改革也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提出些許改革意見以供行業工作者參考。
小學語文 閱讀 教學質量 改革路徑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關鍵環節,能夠鍛煉學生語感、對生詞的掌握、理解,積累更多優美辭藻等優勢,因此閱讀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國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進行全面分析。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閱讀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已成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關鍵。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方面,還是從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法都是比較嚴重的,封閉的,機械模型,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方式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國家知識。此外,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使用較多的固定形式的教學,也很少采用個性化的材料進行處理,這種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缺乏互動性,抑制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積極思考。標準單一、平實的語言,沒有情感的教學評價語言不能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欲望。[1]
在教育部2015年對國內各學校(不包含私立學校)課程教學質量調查中發現: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從整體上偏高,但部分學校由于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諸多問題,不僅阻礙學科教學,還制約了學校發展。
1.過渡重視課內閱讀,忽視學生課外閱讀量
首要問題就是多數語文教師對課內閱讀內容過渡重視,不會在閱讀教學中增加課外閱讀,甚至部分教師還限制學生對課外文章的閱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還降低學生視野格局,不利于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能力。許多教師更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教學,看重課本知識的教學,這樣偏頗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無法達到教學要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無課外文章作為課內教學補充,再加上教師不夠重視,就會使得學生在閱讀能力較差。
2.無有效措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以傳統教學手段實行灌輸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手段無法適應現代學生。直接導致學生無法準確把握閱讀技巧。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生必備能力,同時也是小學生主要學習方式,在長期的閱讀鍛煉過程中,才能全面提升小學生整體閱讀水準。而課內閱讀內容比較少,且涉及范圍窄,單靠課內閱讀并不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采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2]
3.教師閱讀教學理念和方式傳統陳舊
除上述問題外,影響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因素還有教師教學觀念太過傳統陳舊。部分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仍然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沒有結合需要閱讀的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及個性制定教學方案。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僅僅提高教學要求,還要求教師將課堂教學與社會發展相結合。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教師采用比較單一的方式,閱讀教學更是單純閱讀或者默寫,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語文閱讀興趣日漸削弱。
1.重視學生課內外閱讀
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重視課內外閱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增加課外內容或者穿插相關案例。這樣能夠全面幫助學生增加知識面,提高視野范圍,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閱讀能力。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多多閱讀課外讀物,比如中國的四大名著、高爾基、雨果等散文等,便于填充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和熱情,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累積更多知識奠定基礎。
2.與新技術手段結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重點講解閱讀技巧
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關鍵,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最新教學技術手段,提高課堂閱讀互動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從整體上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和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有意識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在學生閱讀過程中給予正確的點撥、啟發和鼓勵,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為檢驗學生閱讀技巧和綜合能力,教師可以運用朗讀活動、情境演練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深度和學習進度,這樣的評定方式能夠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激發學生閱讀潛能。[3]
3.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完善教學方式
現代小學生受到電子設備及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影響,對各類信息了解多且雜,教師如果僅采用單一閱讀教學方式,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因此需要結合當下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或設置最佳的教學模式,只有教學方式有效,才能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比如運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具化文章內容,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某種思維形態,促進閱讀教學順利進行等。
由此可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只有轉變傳統陳舊的教學觀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新技術手段增強閱讀教學的互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單小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徑及啟示[J].赤子(上中旬),2016,(22):225.
[2]康歡歡.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395.
[3]謝幼如,吳利紅,黎慧娟,等.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