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愉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
快樂運動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鐘愉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夠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從而主動參與到“全民健身”中去。那么,快樂運動理念下,如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快樂學習、快樂參與體育訓練的目的呢?從快樂運動的角度,對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進行了探討,以期促進學生充分享受體育教學的快樂。
快樂運動;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教學方法
當前我國初中教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課程,大多存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過于傳統與老套的問題。一方面,重復式的機械訓練讓學生感受不到體育課堂的樂趣,甚至心生抵觸和厭惡心理;另一方面,教師一味沿襲過去的教學經驗,也導致了教師自身素質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最終又陷入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興趣的惡性循環。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從自身教學方法著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體育教學中的快樂運動理念是指以體育運動為基礎,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科學性與多樣性的創新,從而營造生動活躍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并最終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快樂運動”理念,需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針對學生個人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并且還要將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作為重要的教學標準,以實現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感受到收獲與成長的樂趣。
1.練習活動形式多樣化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總是反復指導學生進行動作規范化的練習,并以此作為考核標準評價學生的體育技能。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形式對學生而言,毫無吸引力可言,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變得懶散。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開發多元化的練習活動形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讓學生對體育練習項目重生興趣,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快樂運動”的理念。
例如,在訓練學生練習接力賽跑的項目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對此,學生的積極性并不高。但教師如果能夠在接力賽跑中加入一些有創意的體育元素的話,就能化枯燥為活力,使接力賽跑訓練變得妙趣橫生。如改變比賽規則,讓學生在接到接力棒后繞著某一標志物再轉一圈,繼續進行賽跑。又或者在跑道上設置障礙物,讓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提高應變能力,并獲得全新的參賽體驗。其次,在進行傳球訓練時,教師也可以改變以往單調的傳球訓練方式,為學生傳球制造障礙。如在參與傳球的兩個學生之間設置防守員,增加傳球難度,從而讓傳球的學生和防守的學生在實際訓練中掌握一些打籃球的基本技巧。這比單純的籃球技能訓練,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競爭欲望。
綜上所述,“快樂運動”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要想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就應該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教授的角度,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通過營造和諧快樂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讓學生充分享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2.自主學習形式多樣化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有利于發揮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學習主體性,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體育教學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緊密相關,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具體來說,要想實現初中體育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形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在準備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展開隨意分組并且根據個人喜愛的體育運動設置體育競賽。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所發揮的作用則是給學生充當指導者,引導學生自主解決活動探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例如,在進行羽毛球項目訓練時,許多學生對羽毛球的基本打法早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對于發球和接球的技能卻知之甚少。因此,教師不妨在教學之前給學生充分的實戰空間,讓學生自行組隊展開單打比賽。然后,再組織學生集體討論自己打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揮集體思維共同探討解決措施。這樣學生才能加深印象,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的成長與收獲,從而對今后的羽毛球訓練或羽毛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3.游戲教學形式多樣化
游戲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常用的輔助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滿足自身對游戲娛樂的需求。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加上日常的學科教學給他們帶來了沉重的學習負擔,這就需要體育課堂為他們提供一個充分放松身心的良好平臺。所以,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游戲活動的插入。比如,在進行田徑項目的訓練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搶占座位、警察抓小偷等生活化的游戲,以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又或者將游戲形式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參加帶球跑步的比賽,以達到活躍教學氣氛的目的。
[1]劉正茂.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技信息,2011(13).
[2]陳全意.試論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0).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