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紅 李 蓉(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
高職汽車專業人才“政行企校”協同培養模式探討
胡春紅李蓉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摘要:通過分析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指出其局限性,并闡述了“政行企校”協同培養人才的必要性,探討四方聯合育人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政行企校;專業課程;頂崗實習
“互聯網+”時代,預示著汽車行業又一輪新的變革,汽車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高職院校必須依靠更有效的教育模式來培養高素質的汽車專業人才。
1.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傳統模式
(1)專業課程“理實一體化”
針對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目前大多高職院校汽車專業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即教學實施過程中無明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分,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高要求。而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專職教師多為大學汽車專業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任教,基本無企業工作經歷,這也導致了大多數教師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經驗欠缺、理論教學能力較強而實踐教學能力薄弱,這也是目前“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最難解決而又必須面對的根本問題。
(2)畢業前的頂崗實習
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將“頂崗實習”作為汽車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在畢業前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完成在崗工人的工作,以達到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的目的。由于時間的限制,大多數高職院校都以3~6個月的短期頂崗實習模式進行培養,學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缺乏針對性的學習,只能熟悉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及一些初級操作,加之有的實習崗位專業對口性不強,學生在專業技能上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
(3)職業技能考證
為了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把“職業技能考證”培養模式引入教學中,要求每個學生在畢業前至少取得一種職業資格證書,以順應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職業技能考證”培養模式的推廣,使在校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型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發揮自己的作用。
(4)成立“訂單班”
汽車專業分支比較多,如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制造與裝配、汽車營銷、新能源汽車等專業方向,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領域有所不同,因此,很多院校針對不同企業開設了“訂單班”。“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是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區域經濟服務為宗旨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其最大的優點在于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學校、學生和企業的“三贏”,這使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和企業招不到高素質人才的“矛盾”得到了緩解。
2.“政行企校”協同育人的內涵
“政行企校”協同育人即政府、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四方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相互聯系、相互開放、相互促進,共同實施人才教育。
1.運行機制
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完善的運行機制是“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成功的保障,比如德國的“雙元制”,美國的CBE和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政府發揮其主導作用,行業協會發揮其引導組織功能,企業配合工學交替、學校應對傳統教學方式受到的沖擊,這些問題都需要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做保障。
2.各方驅動
目前我國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多種模式,但究其本質都是以學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學校往往只能是“唱獨角戲”,其主要原因還在于多方合作的內在驅動力不夠。各方驅動是保障“政行企校”成功合作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是“政府驅動”。可借助政府的“統籌力”,由政府引導合作,建設人才培養基地。二是“行業驅動”。積極引入行業的“標準力”,以行業標準為依據,積極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使學校人才培養標準與企業崗位職業標準有效對接。三是“企業驅動”。緊緊瞄準企業的“內需力”,與企業簽訂長期合作辦學協議,可開辦“訂單班”“定向班”,驅動校企深度融合。四是“學校驅動”。做好社會服務工作,提高學生就業對口率及就業質量,彰顯學校的“品牌力”,不斷增強辦學吸引力,激發企業參與學校辦學的熱情。
1.共同建設實訓基地
通過政府給予行業搭橋、企業支援,政行企校聯合共建實訓基地,并對行業外學校、企業和培訓機構開放。學校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引進專業實訓設備,并且將其運用于企業實際生產中,學校從實際生產過程中掌握汽車企業的需求,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也能獲得技術、人才和專業設備等支持。
2.共同開發教學資源
四方聯合參與課改,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制定完備的教學方案,并將課程教學系統化、模塊化,共同開發專業教學資源,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企業案例、考核方法等,并將行業標準融入課堂。
3.搭建社會服務平臺
汽車專業人才的培養,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核心在于能力培養。高職院校車修專業辦學定位應當凸顯地方特色以及社會需求。“政行企校”需四方錯位揚優,聯合建立培訓和行業職業資格鑒定基地,開發培訓資源,共同搭建社會服務平臺,面向企業等開辦定向班和培訓班。
參考文獻:
[1]賀定修,涂用軍,黃玲青.高職“政校行企協同,學產服用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5(27).
[2]張怡躍.基于政、校、企合作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
項目名稱:“政行企校”協同育人長效機制研究——以高職汽車營銷專業為例。項目編號:ZJGA201419(2014年省職教學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李蓉。
·編輯溫雪蓮
作者簡介:胡春紅,1984年出生,女,漢族,四川德陽人,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專業教師,講師,主要從事汽車運用工程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