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英
摘要: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高校也面臨著多元文化和各種思潮的沖擊。大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力軍,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而高等學校肩負著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責任。因此,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積極開辟各種渠道和路徑,切實有效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認同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者和踐行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概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代表著對社會主義看法以及對事物的判斷標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提高我國文化整體實力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對文化進行廣泛的傳播,讓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提供有力的幫助。
二、在大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發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始終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作為指導思想,在學生當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我們還應引導青年學生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通過多種載體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他們的政治辨別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避免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潮的侵蝕,用正確的理想信念照亮人生的道路。
(二)有利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精神支柱。目前,不少在校大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得到了家庭的寵愛,“90后”的大學生正是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物質成就的一代,由于家庭物質條件的改善,不少大學生往往缺乏對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堅忍不拔、樂于奉獻等民族精神真切的感受,對艱辛的探索往往會淺嘗輒止,面對遭遇的困難和挫折缺乏樂觀進取的精神,高校應圍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精神支柱,在各種思想教育活動中不斷砥礪他們的精神和意志品質,從而促使他們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在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下,促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身的人生價值。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社會思潮也會對高校產生影響,學生在受到多元文化和不同價值觀的沖擊的同時,自身也承受著較大的經濟壓力并面臨著激烈的就業競爭。適應社會需求,獲得安身立命的就業崗位的想法也促使學生對價值觀有自己的選擇和判斷。面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在價值觀的選擇上呈現出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實用主義的傾向,他們在痛恨社會丑惡現象的同時,對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上會采用靈活變通的方式,對社會上“潛規則”現象往往持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當中這些矛盾的思想和價值觀,高校黨組織應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采取切實可行的手段,使他們對是非美丑有較強的識別力。
三、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失的表現
(一)理想信念迷茫。理想信念是價值觀的核心,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方向。不可否認,大多數大學生有著遠大的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他們刻苦學習,在社會實踐中磨煉自己,立志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并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和發展。但是由于受到市場經濟和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影響,一部分大學生價值目標越來越呈現功利化、物質化的趨向,如:有些大學生入黨的動機不純;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更多的考慮的是福利待遇、工作條件、發展前景,而很少考慮是否服從祖國需要;在人生理想追求上把個人事業成功和家庭的幸福美滿放在首位等。
(二)道德行為規范失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在物質文化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時,人們的道德素養卻出現了一定的滑坡現象,在大學校園里,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踐踏草坪、浪費水電、語言粗俗等不良行為和不道德行為普遍存在;考試作弊、不按時還貸、抄襲作業等不誠信現象屢見不鮮。這些公共生活的細節,既反映了大學生個人道德素養不高,也損害了大學生自身的形象。
(三)缺乏責任意識。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思想活躍,善于接納新生事物,勇于思索,敢想敢做,熱心于公益事業,富有正義感,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等。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正在逐漸弱化,現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的優越使他們缺少艱苦生活的磨煉,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很少為他人著想,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學習目的不明確,無視學校教學秩序,隨意放松自己行為,逃避學習責任;感恩意識不強,缺乏對他人的關愛、對集體和社會的奉獻精神。
四、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
(一)轉變教育理念。面對多元價值的挑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樹立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正視大學生在德育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價值選擇,既要旗幟鮮明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以寬闊的胸襟理性對待文化和大學生個體的差異和多元,對支流價值觀念進行規范和引導,促進其自己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與要求,自覺與各種錯誤價值觀作斗爭,充分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適用性和包容性,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化。
(二)加強理論研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價值結構、道德追求和心理素質等基本問題。要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本身的內涵外延、結構功能、實踐要求等內容的理解,針對多元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和大眾文化的特征、價值、帶來的積極消極影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等問題。堅決摒棄消極、糟粕的東西,挖掘多元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益部分和支撐作用,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三)拓展教育途徑。首先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對大學生開展系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次要充分發揮環境育人作用,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校園文化的思潮,形成和諧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再次要采取多種方式建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以參觀、調查、訪問、社會實踐等形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后形成自覺追求;第四,要發揮網絡教育渠道的積極作用,運用互聯網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框架之下,把價值觀教育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在學生可觸及的網站、博客、論壇等網絡平臺上擴大網絡教育的積極影響。
(四)創新教育模式。新形勢下要創新教育模式。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注重課堂教學進行理論灌輸這種單一模式還不能滿足調動起大學生學習激情和興趣的需要。應既要傳授價值理論,更要培養價值判斷能力和價值評價能力,它是外在的輿論宣傳、價值導向和個人生活經歷、學習過程、內在感悟相互作用的結果,必須落實到校內外的各種相關活動之中,落實到學生的行為選擇上。因此要注重大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和差異性,一方面在教育形式上要以多樣化來拓展新的空間,要善于運用理論學習、先進典型、校園文化、社會實踐、課外學術科技與文化藝術等活動,來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另一方面,在方法和手段上多一點探索“參與互動式”、“引導式”、“激發式”、“案例式”的做法,積極為學生營造自我教育的氛圍和環境并形成各種各樣的、效果明顯的品牌教育活動項目樣本,使大學生在各種品牌樣本教育活動中,形成價值觀念的認知、判斷、情感、理解和選擇,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中提高價值觀念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主動選擇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自覺學習、自覺鍛煉、自覺提高,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轉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五)完善教育機制。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完善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機制。一是高校要按照上級的部署和要求,切實統籌規劃安排好本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學校黨政工團各職能部門,既要有側重地進行分工,又要從全局出發通力合作。二是要充分發揮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各方面的有效作用,讓教師在進行“傳道、授業、解惑”中、管理干部在依法嚴格和忠于職守的管理工作中、服務人員在為學生提供熱情誠信的服務過程中,以良好的形象和自覺的行動對大學生起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教育的引導效果。三是要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改進和完善高校自身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各種工作制度和激勵措施,多渠道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三論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1-19
[2]陳匯..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5)
[3]李貴榮.關于高校黨建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的探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
[4]戴木才.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的辯證關系[J].現代教育管理,2011(02)
[5]劉教東.價值觀多元化態勢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