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小梨


[摘要] 目的 觀察護理宣教對產婦喂養成功率、知識技能掌握及乳汁分泌的影響。 方法 回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待產的初產婦280例的臨床病例資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14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2014年2月~2015年1月的14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按照傳統方法進行宣教,觀察組實施系統護理宣教。比較兩組產婦喂養成功率、知識掌握程度及乳汁分泌情況。 結果 觀察組產后48h的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母乳喂養知識、母乳喂養技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產后48h乳汁分泌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護理宣教在促進母乳喂養中起著積極作用,能夠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相關知識技能知曉率及乳汁分泌量,加強產前、產后母乳喂養相關知識的宣教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關鍵詞] 母乳喂養;護理宣教;喂養成功率;乳汁分泌量;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24-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educ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Breast-feeding.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0 primipara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performed,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140, January 2013-January 2014)and the control group(n=140, February 2014-January 2015),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systematic nursing education, the breast-feeding success rate, knowledge score and milk secre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reast-feeding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48h post-part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1). The score of feeding knowledge and feeding skil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The milk secre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48h post-part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The nursing education has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breast-feeding, can improve the breast-feeding success rat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feeding, milk secretion, so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nursing education in prenatal and postnatal.
[Key words] Breast-feeding; Nursing education; Feeding success rate; Milk secre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母乳富含嬰兒所需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各種嬰兒生長需要的維生素等全部營養,且富含抗體和免疫細胞[1],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尤其是6 個月以下的嬰兒,其免疫學、營養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作用已被人們所認識,在嬰兒的健康發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促進母乳喂養的成功,進行母乳喂養知識的宣教是相當必要,是產科護理的重點。研究表明[2],母乳喂養對兒童生長發育和后期疾病有長期的作用,不但能降低兒童在嬰兒期濕疹、皮炎、哮喘和嬰兒猝死綜合征等疾病的發生風險,且可減少其在青少年甚至成人期發生肥胖、糖尿病、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可能性;還可減少母親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但在臨床實踐中發現,由于產婦產后疼痛、疲勞、心理障礙、乳頭問題(乳頭皸裂、乳脹、乳腺炎)以及缺乏正確母乳喂養知識,導致了母乳喂養成功率偏低[3-4]。本研究旨在觀察護理宣教對產婦喂養成功率、知識技能掌握及乳汁分泌的影響,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待產的初產婦280例的臨床病例資料,入選標準需符合以下條件:產婦均無妊娠并發癥及合并癥,足月單胎妊娠,新生兒吸吮能力正常。2013年1月~2014年1月14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孕婦年齡為25~35歲,平均(26.5±5.5)歲,新生兒體質量為2500~4000g,平均(3380±355)g,2014年2月~2015年1月的14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孕婦的年齡為25~35歲,平均(26.6±5.7)歲,新生兒體質量為2500~4000g,平均(3350±365)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傳統方法進行產前及產后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宣教,觀察組實施系統護理宣教,包括產婦住院待產期間宣教、產后產房宣教、產后2h產婦宣教。(1)產婦住院待產期間宣教:宣教內容主要有母乳喂養對子代及母親的好處、產前乳頭及乳房的準備、產前產婦的心理準備、影響乳汁分泌的常見因素等,以電教加講解的方式進行宣教,面對面檢查的方式指導產婦如何查看乳房乳頭,發現異常時及時采取適當措施進行干預,乳頭過小或平坦每日徒手提拉乳頭6次,乳頭凹陷的用注射器抽吸法或乳頭牽引器吸出;孕滿37周后每天用棉質毛巾擦拭乳頭3次,促進乳頭清潔和粗糙,乳頭皮膚粗糙能減少乳頭皸裂;哺乳時讓乳頭和一部分乳暈含吮在嬰兒口中,哺乳完擠出少量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也可減少乳頭皸裂;乳脹的產婦,指導正確哺乳,指導喂哺前以手掌大魚際肌輕揉至稍軟后,先從乳脹明顯的一邊喂哺,多余乳汁擠出,以免堵塞乳腺管。乳腺炎產婦,癥狀不嚴重使用碘伏消毒,并及時手法按摩乳房,擠出乳汁,嚴重者由產科醫生進行對癥治療配合手法按摩乳房,擠出乳汁,促進炎癥消退。對于擔心自己無奶哺喂嬰兒或奶水不足的產婦,告知每個健康的母親都有足夠乳汁喂養自己的寶寶,只要堅持勤吸引,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講解影響乳汁分泌的其他因素,并在生活、飲食方面進行預防,并向每個產婦發放宣教卡。(2)產后宣教:指導產后應早接觸、早吸吮,產后1h內幫助進行母嬰皮膚接觸及開奶,早吸吮,勤吸吮,告知初乳顏色不好看,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而且還有很多抗體,雖然的量少,只要堅持頻繁吸吮,是足夠新生兒需要量的。(3)產后病室宣教:實行24h母嬰同室,并指導哺乳方法,協助母親以最舒適的體位哺乳,側臥位或坐位進行哺乳,產前未糾正的乳房及乳頭問題繼續予以解決,講解喂奶注意事項,兩側乳房應交替哺乳,采用正確方法擠奶,按需哺乳,尤其夜間,必須堅持喂哺,喂完后輕拍嬰兒背部,幫助嬰兒排出吸入胃部的氣體,勿給嬰兒吸橡皮奶頭,或用奶頭作安慰物;乳頭皸裂者哺乳前先按摩乳房,擠出少量乳汁,使乳暈變軟,從疼痛較輕的一側哺乳,讓乳頭和一部分乳暈含吮在嬰兒口中,哺乳完擠出少量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保持乳頭干燥,促進乳頭皮膚的愈合。及時主動幫助解決不利于哺乳的問題,并告知母乳喂養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指導合理飲食搭配,湯水充足,保持產后心情愉快,指導家屬配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48h喂養成功率、知識掌握程度及產后48h乳汁分泌情況,母乳喂養成功率(%)=純母乳喂養例數/總例數×100%,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母乳喂養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滿分100分)以及母乳喂養技巧評分(滿分10分),母乳喂養知識掌握問卷共有20個條目,全部為選擇題形式,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知識掌握程度越好。母乳喂養技巧評分包含喂養體位、乳房托起方法、含接方法、加奶適應癥及方法,總分10分,分數越高技巧越好。1次哺乳無需再添加代乳品為母乳充足,需添加1/3代乳品為輕度不足,需添加1/2代乳品為中度不足,需添加2/3代乳品為重度不足。
1.4 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錄入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喂養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產后48h的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產后48h乳汁分泌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喂養知識掌握評分比較
觀察組母乳喂養知識、母乳喂養技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母嬰保健的要求亦隨之提高,不僅僅停留在產后的母子平安,對母親和嬰兒身體及心理的健康和完美狀態的更高層次的要求給產科護理人員提出極大挑戰。母乳是大自然賦予嬰兒的最天然的食品,含有大量促進嬰兒腦部發育的牛磺酸、可促進鐵的吸收的蛋白質、預防疾病的溶菌酶、使視力增強的DHA等,產后擁有足夠的乳汁,對母嬰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我國早期的母乳喂養的現狀不容樂觀,仍存在一定比例的產婦未能成功母乳喂養,這與產婦的觀念、產前乳房及乳頭準備不充足、母乳喂養的經驗缺乏等原因有關,致使母乳量分泌不足。傳統的母乳喂養指導不系統、不規范,缺乏要求和標準、缺乏動態的連續性,護理人員宣教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也會因不同護理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而有差異,難以到達理想的效果[5-6]。
本研究通過對產前產后孕產婦進行系統性、針對性及規劃性的護理宣教,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產后48h的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母乳喂養技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后48h乳汁分泌量明顯高于對照組。這是由于護理宣教改變了傳統可有可無的母乳喂養觀點,使產婦及家屬在主觀上愿意使用母乳喂養,對產婦乳頭及乳房問題給予及時有效預防與糾正,為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7-8]。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技術,包括喂養姿勢及擠奶方法,教會產婦母乳喂養的相關技巧和專業知識,母乳喂養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幫助產婦建立母乳喂養的信心,產后的心理護理使產婦意識到保持心情愉悅的重要性,創造輕松、愉悅的環境,提供足夠的營養[9-10]。早吸吮、多吸吮能夠刺激乳房的乳頭神經末梢傳到垂體前葉,引起催乳素釋放增加,催乳素作用于乳腺腺細胞使之泌乳,增加乳汁分泌[11-12]。系統的護理宣教不僅重視產婦健康教育也要重視家屬健康教育,把重點放在產前及產后3d,有效避免因未做到早接觸、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出現的乳脹、乳頭變平,提高純母乳喂養率。通過上述系統的護理宣教對產婦喂養成功率及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是顯著的,明顯提高了乳汁分泌量及母乳喂養成功率[13-16]。endprint
綜上所述,護理宣教在促進母乳喂養中起著積極作用,能夠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相關知識技能知曉率及乳汁分泌量,加強產前、產后母乳喂養相關知識的宣教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尹亞楠,羅碧如.母乳喂養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3,9(6): 721-724.
[2] 張龍,賁曉明.母乳喂養對母嬰健康的近期和遠期影響[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3,16(7):391-393.
[3] 金麗華.母乳喂養影響因素和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1,9(24):2181-2182.
[4] 于靜,張迎媛,陳卓.實施品管圈活動對剖宮產初產婦母乳喂養率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的效果[J].北京醫學,2015,37(6):606-607.
[5] 楊海敏.淺談護理宣教在促進母乳喂養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z1):78-79.
[6] 董福梅,祝春紅,郭會平.產前宣教對母乳喂養的影響與對策[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2):234-235.
[7] 卓麗華.初產婦母乳喂養的自我效能及相關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4,5(6): 43-45.
[8] 張紅英. 護理干預對產后母乳喂養成功的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2,9(9):132-134.
[9] 常燕敏.母乳喂養路徑宣教對產婦喂養成功率及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江西),2015,16 (3):87-88.
[10] 張粵濱. 行為干預和心理疏導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和抑郁情緒影響[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16(6):220-222.
[11] 鄧寶平,張秋霞.探討早吸吮對產婦初乳分泌時間及乳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9):262-263.
[12] 鄒廣玲,常曉春.乳房護理及吸吮刺激對產后泌乳的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9):214-216.
[13] 武玉芹.孕婦健康宣教及早期乳房護理促進母乳喂養的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0):352-353.
[14] 左思華,黃小燕.剖腹產產婦母乳喂養中護理宣教的應用[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0,10(1): 77-78.
[15] 何曉亞,支小銀.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 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5): 129-130.
[16] 曾娟,林錦妹.母乳喂養指導路徑對產婦泌乳時間、泌乳量及母乳喂養成功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2):152-155.
(收稿日期:2015-09-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