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要]小班化教學與以往的大班額授課有所不同,它實現了課堂教學環節的四個“百分百”,即上課發言“百分百”、課堂互動“百分百”、作業面批“百分百”和展示自我“百分百”。小班化教學環境下多元評價機制的實行能更好地促進每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每名學生都在這樣的大家庭中充分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功和進步。
[關鍵詞]小班化;多元評價;激勵;發展
黑河小學自2007年建校以來就實行小班化教學,每個班級學生的人數在25-36名之間。小班化教學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科學合理的多元個性化評價機制,這種以學生為主的評價機制,讓每名學生在黑河小學這個大家庭中都能快樂地成長,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實物評價——成長幣
建校之初,我們采取的是成長幣評價。這是我們學校老師自己設計印制的獎勵幣,它分為三種:金幣、銀幣和銅幣。10個銅幣能兌換一個銀幣,10個銀幣能兌換一個金幣,每個學科的老師都可以向學生發放成長幣,比如作業完成的工整、正確率高可以發放,上課積極舉手發言可以發放,老師提出的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以發放,課上遵守紀律可以發放等,總之對于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各個方面的突出表現,以及點滴進步,老師都可以給孩子發放一個學習幣。每學期如果能得到5個金幣,那么他就會成為班級小明星,照片也會貼在班級的展示板上,同時學校會授予他“優秀少先隊員”的光榮稱號。
這種利用成長幣評價的方式在低段一、二年級很受歡迎,因為他們年齡小,對新奇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以往的小紅花、小印章已經不能完全吸引他們的眼球了,而對于這種成長幣,他們每得到一枚就如同獲得了一個寶貝,很珍惜,總是能看到他們拿著成長幣在同學和家長之間炫耀。這種激勵方法,使孩子們表現都特別出色。
學校為了讓孩子均衡發展,根據不同年級孩子的特點設立了閱讀之星、背誦高手、小小演講家、體育小健將、數學小博士、環保小衛士、衛生星、愛校星、孝心星、勤儉星\進步之星等獎項,運用獎狀、喜報、成長幣等不同形式激勵學生不斷努力,進而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登上成功島加星評價
我們學校在班級管理方面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實行一人一崗制。其實對于學生來說,做一件事情并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持之以恒地堅持,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評價方式去激勵學生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班主任們定了一張表格,叫“登上成功島加星表”。一張表格可供學生使用一周,上面對學生各方面表現的要求非常詳細,如果學生能夠做到表格上的要求,那就在相應欄下面用紅色筆涂上一顆星。
為了增強同學們的上進心和同學之間的競爭力,也為了老師更好地監督學生的工作情況,我們共劃分了三個團隊,即學習團隊、紀律團隊、衛生團隊。評價內容分為“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個人評價”是由學生進行自評,讓學生對自已這一周工作做出自我評價。然后再由全體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支持率最高的同學獲得“登上成功島一顆星”榮譽稱號,每個團隊獲得“登上成功島一顆星”的隊員都會為本團隊在評選“優秀團隊”時相應加分?!皥F隊評價”先由團長對本團隊的工作進行自評,最后由全體師生根據團隊一周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團隊的綜合評價以投票的方式進行,最后每個團隊根據支持學生人數的多少及本團隊內獲得“登上成功島一顆星”學生數量的多少評選出本周或本月的優秀團隊,并對其團隊和個人進行獎勵。
這樣以個人和團隊相互融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而有的班主任在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的基礎上還采取了隨時評價的方式,主要分為口頭表揚、獲得樂學幣、登上成功島、授予榮譽稱號、頒發禮物等。我們的樂學幣是在以前成長幣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分為2種:1分樂學幣和10分樂學幣。每位同學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當天的責任,班主任檢查合格,同學滿意,就能獲得1分樂學幣。如果有嚴重失職,扣樂學幣2分。對于學校各項檢查,表揚一次能得5分樂學幣。10個“1分樂學幣”換1個“10分樂學幣”,5個“10分樂學幣” 可在“登上成功島”獲1顆星。登上成功島獲5顆星,就能得一個獎狀,授予榮譽稱號。登上成功島獲10顆星,授予榮譽稱號并會得到一份神秘小禮物。
另外,學校為了讓學生脫離學校還能保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優秀,還在寒暑假開展了家庭養成教育“登上成功島”主題評價活動,我們制作了“登上成功島”笑臉表,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家庭養成教育的目標”,在家長的監督下孩子每天針對自己完成情況將笑臉涂成紅色或黑色。每學期進行一次總結并頒獎,根據完成情況學生可逐步獲得“星星座”“月亮座”“太陽座”的獎勵,以此激發學生的熱情,達到養成好習慣的目的。
三、虛擬素質平臺評價
在2014年,我們學校還引進了高科技的數字化校園評價系統,簡稱素質平臺。平臺上有一項是專門針對學生的評價而設定的,主要分為德育活動評價、教學活動評價、體育活動評價和班級管理之窗。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最常用的是前兩項評價方式。每節課后我都會在教學活動中的課上優化一欄里選中班級和日期,對學生加以評價。而德育活動評價這一欄里我們主要使用的是向學生發放標志性發展評價卡,每門學科分發的評價卡不同,我們語文學科主要向學生發放的是小天才背誦卡,前一天晚上布置給學生的背誦成語、國學和古詩在次日晨讀時都會進行背誦反饋。如果抽查背誦的學生能夠準確無誤的背誦下來,老師就會給他發一張小天才背誦卡,每學期得卡數最多的同學將獲得“星級個人”的稱號,這在班級管理之窗這一欄里能夠顯示,而且學校還會頒發獎狀以茲鼓勵。上學期我們班就有兩名同學獲得了“星級個人”的稱號。尤其小博同學,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也是學校的大隊委,他總是能提前并超額完成背誦任務,是班級學生公認的背誦小明星,在課間他可以幫助老師去檢查其他同學的背誦情況,這對他自身也是一種提高。其實他能始終保持這樣的態度,與家長的監督是分不開的,自從學校采用了素質平臺評價系統,孩子的爸爸就十分關注,他每天登陸平臺總是能第一時間看到老師給孩子發放的評價卡,家長覺得這樣的方式與學校溝通更緊密了,更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確實如此,這種評價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更好地實現了家校聯系,讓每一位家長在家就能通過手機或電腦及時、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零距離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進行自我診斷、改進、激勵,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四、成長檔案評價
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成長檔案袋。每一位任課教師都參與學生成長檔案袋的搜集、整理、反思的評價過程,每學期末,學校都要檢查各班學生成長檔案袋的整理情況,根據成長檔案袋的設計和學生的書寫來評選優秀成長檔案,在班級評選出的優秀成長檔案袋還要拿到年組進行終極評比,學校頒發證書給檔案袋最突出的學生。有了這樣的評價標準,各科老師會定期幫助學生總結經驗,鼓勵學生的每一點進步。
五、個性化作業評價
尊重個別化作業,改革作業方式。學生作業的評價方式我們采取作業質量加書寫質量的方式評價,呈現方式為優+A,或者是良+A等。作業批改中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學生只有對作業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完成作業這一活動中來。結合學校小班化教學的特色、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科特色,在備課的過程中精心設置預習作業、分層作業、體驗性作業、實踐性作業等多種作業形式,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興趣。英語學科在每次留作業的時候以作業超市的形式由學生自主選擇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來完成自己喜歡的作業。
黑河小學建校八年來,每一位教師都特別重視對學生評價的質量分析,對學困生具體分析到個人。把學業評價的分析結果作為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我想,在小班化教學環境的指引下,未來,我們的評價機制還將會不斷改進,不斷更新,目的是讓黑河小學的每一個孩子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能充分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功和進步。
參考文獻:
[1]何金娣.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輔讀學校多元化評價系統的探索研究[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
[2]張敏.學生評價的原理與方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
[3]李玉芳.多彩的學生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1).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