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紅
教育就是播種幸福和希望,每一位教師都希望成為幸福和希望的播種者。在班級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頭人、管理者更是如此。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更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健全其人格。通過賞識、激勵,正面引導,培養他們獨立、果敢、開朗的個性。
一、珍惜生命,平安成長
生命是寶貴的,成長是快樂的,平安是成長的前提,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安全隱患無處不在,這就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防患于未然。下雨的時候,有一些學生是撐傘步行回家,總是提醒他們把傘舉高一點,看清周圍,以防傷著別人;過馬路時,為了看清來往的車輛,左顧右看,最好將傘合起;當雨過天晴時,不是自動傘的,要將傘尖朝下,以免戳著別人。冬天的時候,教室外面的走廊,因時間久了,磨得光了,如有浮冰,易滑倒,提醒孩子們進出教室,放慢腳步,避免意外。
善于用好身邊的人和事作為活教材,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班上一位同學的爺爺,雨后到河邊釣魚,不幸失足溺水。當這位同學淚流滿面,哽噎著訴說這件事的時候,我發現不少同學心弦促動,淚花閃閃,趁此機會講如何防溺水,如何呼救,孩子們聽得專注、認真。有一天,護送學生到“十”字路口對面,有一家“老”字號飯店,大頭灶引燃了一場大火,外面的操作間面目全非,還有煤氣罐,火勢還危及到了后面的吧臺、包間,因為午后沒人,所幸無人員傷亡。孩子們過馬路時,注目幾十秒,觸目驚心,昔日裝修漂亮的飯店,如今是殘垣斷壁,慘不忍睹。第二天早上到校,我便認真講防火知識,注意用火安全,孩子們也就刻骨銘心了。
水火無情,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每一個生命不只是屬于父母,還屬于親人、社會、國家。針對市某一小學生跳樓事件,大家在惋惜的同時,也引起人們的深思,我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要求禁止在走廊推擠,不把身子伏在陽臺上往下傾望,更不允許哄鬧。也許一失手,一瞬間,后果不堪設想。此外,課間注意跟蹤觀察,杜絕事故隱患。
二、賞識激勵,由點帶面
賞識就像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它能使自私的孩子學會分享,叛逆的孩子變得懂事,膽怯的孩子變得勇敢自信。
小旭是個靦腆害羞的小姑娘,一次班會活動演講,在我的催促下才慢慢走上講臺,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我對她說:“是不是沒準備好?”她點點頭。“不要緊張,你能行的,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等準備好了再上臺好嗎?”又有幾個同學發言后她終于鼓足了勇氣,盡管還有點緊張,聲音也不夠響,但掌聲為她響起來,她羞澀的笑了。等她上位后,我講了關于她能干的一個故事,這是從班上一個學生的周記里發現的。小旭在校學習用功,在家也是媽媽的好幫手,星期天打掃房屋,先掃后拖,耐心細致。家人晾曬的衣服疊好放進衣櫥里,鞋子整整齊齊放在鞋柜里,還幫妹妹查作業。她的事例感染了那位同學,也感動了班上的所有學生。從那以后,她漸漸勇敢了,自信了,班級活動也積極參加了。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平常班級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我都不忘記表揚、贊賞。比如:有耐心幫同學解決難題的,有拾金不昧的,有值日細心的,有悄悄整理講臺的……用手機照下來,打印貼在班上。平平常常的小事,卻有異乎尋常的影響力,被表揚的感到很光榮,其他同學會以他們為榜樣,這樣,正能量帶動了班級群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三、關注身心,公正平等
健康的身體,是做一切事的基礎,除了強身健體,小學生的視力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隨著年級的升高,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多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平日里,我留心察看,及時提醒學生讀寫姿勢,桌凳擺放的合適位置,同時在座位的安排上動一番腦筋,輕度近視可往前靠一點,近視嚴重的要求配合適的眼鏡,每兩周座位順移一次。座位的安排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如個頭的高矮,同桌幫扶,每組男女生比例,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小小的座位安排發揮其最大的功用。
中高年級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也隨之而來。有的不便于和別人說,甚至自己最親近的人。我讓他們通過周記向我訴說,并答應替他們保密。通過周記和他們交流煩惱,溝通心靈,消除疑慮。
四、網絡影視,正面引導
信息時代,許多家庭都有了電腦,智能手機基本普及,迷戀于網絡的孩子多了,外來信息的良莠不齊,不健康信息的傳播散發,產生了不少負面影響。妨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中小學生守則》規定禁止兒童上網吧。我通過班隊活動,交流上網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電視欄目哪些要看,哪些可以不看。再通過向家長了解孩子上網和在家看電視情況,給家長提出一些建議,通過網上交流平臺,及時發信息提醒家長,要求家長為了孩子,率先垂范,加強督管。
有一位學生正常星期天作業不做,他母親對孩子學習也不主動關心,只專注上班,有時將手機隨處亂丟,孩子隨便玩手機,而家長誤認為孩子會玩手機是聰明的表現。但學生有時玩上了癮,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在我的追問下,家長才說出孩子沒做作業玩手機。顯然這位母親是失職的,不懂得教育孩子。我發現問題后,苦口婆心,與她講玩游戲對孩子的危害,并及時提出改進意見,使家長走出育兒的誤區。
教育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班主任要像父母一樣,甘做護花使者,隨時給孩子關心和照顧,及時發現問題,與家長溝通,關愛學生,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形成開朗、獨立的個性,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香溝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