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錦宇
(新疆哈密職業技術學校院,新疆 哈密 839001)
?
中職生社會責任感培養之我見
史錦宇
(新疆哈密職業技術學校院,新疆 哈密 839001)
摘要:社會責任感是道德大廈的基石,是塑造良好公民的靈魂,是中職生的必備素質,它的強弱直接反映了中職生素質的優劣。數以億計的中職生是應用型人才,走向社會后,直接從事生產勞動,他們的責任感將直接影響到工作的責任心、工作效率、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效益,從而影響企業的競爭力。現代中職生首奪中因素影響,社會責任感缺失令人擔憂,從多角度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可不容緩。
關鍵詞:中職生;社會責任感;培養
社會責任感涵義。社會責任感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對家人,對集體乃至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的認知態度,是對事情能敢于負責、主動負責的態度,是對自己所負合作所具備的忠誠和信念 。中職生在校期間,要經歷從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重要轉變,要樹立信心和責任心,建立健全的人格,要提高責任意識,要學好技能,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
中職生對社會責任感有良好的認知,但在行動上卻知而不行、知行分離。厭學情緒、不求上進、無所事事、貪玩成癮、貪圖享受、好逸惡勞、沒有奉獻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不負責任,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現象時有發生。他們進入學校后很少給父母打電話聯系,如果打電話要么是要錢,要么是訴說困難,很少主動問候父母。寒暑假里也是把時間花在看電視,上電腦,睡覺上,不主動與父母交流,沒有或不主動為父母分擔事務。在學校遲到早退是家常便飯,不積極出早操、操課間,班級的事不操心,不愿當班干部,不愿為同學們服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種活動懶得參加,認為沒什么意義。每天每節課是否有效率、時間是否充分利用都無所謂。重個人理想,輕社會理,行為上功利化、實用化思想嚴重。
(一)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
市場經濟的功利性、競爭性誘發中職生貪欲、個人主義、實用主義價值觀、價值觀畸形,甚至是非顛倒,造成理想和信用的危機。
(二)網絡媒體的負面影響。
網絡是我們供桌和學習的好幫手,是我們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工具。中職生年齡小,離開父母,自控力差上網成癮,不愿工作和學習整天泡在網吧里,癡迷于網絡暴力、網絡游戲,整天沉醉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用網絡代替顯示生活種的人際關系,逐漸脫離現實世界,自然也就沒有了社會責任感,嚴重危害了中職生的人生發展。
(三)家庭結構的變化及教養方式的不當。
現在的家庭是六個成年人照顧著一個孩子,是家里絕對的“太陽”,大人們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往往事實上是溺愛寬容有加,嚴格要求不足。家長的素質方法和家庭氛圍不同培養的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家庭充滿了民主和歡樂,孩子就豁達開朗,陽光向上;有的家長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品行教育,只是“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有的家長自己好吃懶做,不求上進,黨孩子成績不好或犯錯時粗暴的打罵,嚴重傷害孩子的身心;有的家長對長輩不孝不盡義務,是的孩子對師長也沒有責任心;還有的家長溺愛,“護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導致孩子喪失自我判斷力,自私冷漠,目中無人,沒有同情心、責任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四川一個15歲的男孩子,才上中學,就為了向爺爺奶奶要錢,奶奶不給,他就乘爺爺出去,直接把奶奶殺死。這個孩子就是最惡劣的嬌慣的惡果。個別家長素質不高,法律意識不強,貪圖小利,投機心強,使得孩子也無法紀觀念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四)學校德育工作的滯后。
很多職校種技能輕德育的傾向非常嚴重,通常是市場需要什么人才,我就開設什么專業,重視專業教學和技能訓練,請文化課,輕德育課,認為只要有技能,就業率高就達到了培養的目的,就是成功的職校,這就是的學生也認為以后的工作考的是技能操作運行,學不學德育無所謂,學生功利性很強,只看眼前利益,頻繁跳槽,沒有一個長遠規劃,對企業和社會沒有什么責任感。而這一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五)同輩群體的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職生遠離父母,自己的判斷力較弱,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周圍朋友,同學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中職生的意識行為,班主任的引導,一個好的班風非常重要。
我們要將中職生培養為具有健康人格和高素質人格的一線勞動者。 培養的目標:增強責任感是學會做人的基點,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是做人的根本。對中職學生來說,責任感包括對自己、對家庭的責任,進而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
(一)凈化社會環境、重視社會道德教育。
政府基層人員的工作要讓社會安定有序,展現更多的和諧和正能量,讓社會各領域工作人員各盡其責,誠信、熱情、自愿。讓中職生感受到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責任心都要做好。
(二)凈化社區環境、發展社區教育。
凈化網絡環境、發揮輿論媒體的積極作用,宣傳正面的,高雅的,健康的新聞。
(三)加強家庭教育,提高中職生家庭責任感。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家長的素質在培養孩子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爭取成為孩子信服的榜樣。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訪、家訪、信訪、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參與班集體活動等形式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通過家校共同的教育讓中職生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員,享受家長的撫育照顧的同時更要對家庭盡義務。
(四)充分發揮班主任及各位任課教師的行為表率作用。
班主任對班級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應該是經過認真思考的,公平公正的,所做的每件事盡量是科學高效的。所以教師若能率先垂范,對學生反映的事都認真妥善地解決,表現出極強的責任心,那么不但能夠感化學生,更能令學生肅然起敬,同時會在各個方面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是榜樣。
(五)調查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班主任及德育課老師要求學生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學專業行業發展的情況,行業標準,對人才的要求,對比自己還有多少差距,如何彌補,給出具體的時間進程。讓學生有壓力,要學好專業對自己和家人機行業社會負責。
(六)把思想政治課程作為社會責任感教育的主陣地。
把德育課堂作為中職生責任感培養的主渠道,德育課程《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新疆歷史》《心理健康輔導》。通過職業生涯教育引導學生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交接自己的優缺點,培養自信心、自豪感體驗成功感,尋找差距,彌補差距。提升中職生的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與法律教育學生遵守道德,遵守法紀,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要緊的社會義務。經濟政治與社會使中職生們提前了解經濟、政治、了解社會,為將來進入社會做好能力與素質的準備以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哲學與人生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理想和目標,增長智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七)充分發揮實習實訓基地教育作用。
實習,實訓基地就是模擬的崗位,同學們要愛惜工具設備,保持環境干凈,每一道程序都必須嚴格按規程更操作,否則就沒有合格的產品或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基地的每一步都要認真負責,不能馬虎。
(八)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實施養成教育、突出人文精神營造良好的環境范圍。
葉圣陶說:“習慣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與體驗。如: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站、黑板報、校園網、宣傳欄等大力宣傳校內外的好人好事,國內外的時事政治等主題鮮明,貼近學生生活潛移默化中,點點滴滴中提升學生的修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九)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校內活動,開展好學校的“三自教育”,學生通過“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種的各種活動和崗位承擔的任務和角色,努力工作來提高責任心。利用各種可能得機會讓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責任,同時體驗與別人的合作。
(十)用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開學時,學《弟子規》、《孝經》、《論語》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有很多憂國憂民的愛國人士,如屈原、杜甫、范仲淹、梁啟超……愛國的歷史事件都是事實教育的好題材,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教育。
(十一)把握社會主流了解世界動向,我國在世界舞臺上角色的變化。
老師利用德育課堂即使介紹國內外的實事大事,介紹我國經濟的變化發展,我國的外交活動增加同學們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如:我國在兩次舉辦的APEC國際會議上的角色變化。
責任感還可以通過班會告訴學生,要做一個合格、守法的公民,從而強化自己對他人負責、對周圍環境負責的責任心,做一個有擔當、有約束、有動力、有魅力的當代青年。每個人都取之于社會,也應該努力回報社會。作為當代中職生應小事做起,講究公德和公共衛生,積極參加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關心慈善事業和希望工程。要時刻關心國家的發展,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意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從正反兩方面闡述: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
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靈魂。這就是考驗,是對文明的至誠。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感,會從各方面出問題:作為公民注定不會正確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權利并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作為工作者注定不會取得應有的業績,作為經營者注定設法損人利已,作為家庭成員注定使這個家庭不幸福,作為朋友注定是個損友,作為同事注定不好共事,作為公共場所的一員或路人也注定會常常惹人厭、討人嫌。沒有責任感,甚至能使人發生異化,人的個性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為自己賴以生存的社會所不容。最后走向沉淪、受到社會的應有懲罰。
參考文獻:
[1]習慣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葉圣陶
作者簡介:史錦宇,女,(1965.9-)高級講師,德育教研組長,哈密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