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華
(重慶市南岸怡豐實驗學校,重慶 400000)
?
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
劉佳華
(重慶市南岸怡豐實驗學校,重慶 400000)
摘要:教學氛圍對激發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教學氛圍能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對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的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氛圍;營造方法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主動認知的內在動力,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是任何教學形勢下都要首先考慮的重要問題。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自主產生的,而是在外部刺激下對認知對象所產生的關注與認可,進而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行為與心理活動。事實證明,學生身處的教學氛圍對興趣的激發至關重要?;钴S而融洽的教學氛圍能讓學生放下心理上的包袱與重擔,帶給學生心理上的自由與安全,這樣自然就可以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引導學生展開快樂學習、主動探究,讓學生真正地愛上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正是我們所不斷追求的教學。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融洽的教學氛圍呢?
什么是良好的教學氣氛呢?首先,良好的教學氛圍是一種輕松、民主、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正如新課標所說的那樣,教師要有傳授者轉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其次,良好的教學氛圍要求處于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即老師與學生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二者能夠相互理解、感情融洽、平等合作,共同推進語文教學學習。中國歷史上向來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一方面這體現出對教師工作和教師本人的敬重,對知識學習的渴望與尊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容易形成比較生硬教條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在知識的傳授上過于側重死記硬背,忽視學生的個性特征;課堂氛圍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學習體驗,無形中壓抑了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好問的天性。現代社會講求以人為本,注重發掘人的自身潛力和個體特征。作為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和長智力的階段,他們對于社會、知識正處于不斷接觸認識學習的過程中。學校教育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是至關重要的。輕松、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動他們的大腦,鍛煉他們的學習思維,從而更好的接受知識,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也有利于煥發語文課堂的活力,以及學生的思維智力等方面的開發。因此,現代教育客觀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思維和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征,寬容對待學生的各種不足,支持和理解學生的內心渴望,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自身素質,從本質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對一個事物有無興趣,往往取決于這個事物給留他的第一印象。因此,要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諸如開展“課前5分鐘能力訓練”活動:即每次課前5分鐘,根據教學需要,由老師提前告訴學生做好活動準備,可以采用“你問我答”的競賽方式,可以采用講幽默故事、名人趣事、小品演繹、學過的課文等的“開心五分鐘”寓教于樂形式,也可以采用唱兒歌、詩歌朗誦、古詩或三字經背誦、日記展示等的“美文鑒賞”活動形式。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
小學語文教師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親切和藹,時時刻刻充滿微笑,讓學生信任。從筆者實踐的情況來看,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構建良好學習氛圍的方式。當然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與感情要發自真心,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感情。當學生洋溢在微笑的課堂上時,處處都會感到教師的和藹可親,他們自然會積極向上,踴躍表現,這是很多語文教師都知道的道理。相反在我們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的語文教師都是嚴肅認真的,凡事板著面孔,想在學生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與威嚴,其實這也在無形之中扼殺了學生對教師的親切感,當學生與教師之間出現了隔閡或者頭痛的障礙,那么誰還愿意與教師交流呢?要知道語文教師的威嚴并非建立在嚴肅的面孔、威嚴的表情之上的,而是來自語文教師自身的修養,修養都能給你帶來自信與迷人的魅力,微笑面對學生,用自身的魅力征服學生,有時候比板起面孔去說教更加有力。所以筆者在此建議廣大的語文教師要想在一種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追求知識,教授知識,就應該塑造自身的形象,讓學生覺得教師親切和藹,樂于與其溝通。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小學生思維活躍,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和疑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天性,以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要注重引導,而不是輕易的否定學生;以贊揚的態度鼓勵學生,要注重激勵,而不是直接打擊學生,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教學設備與教學手段,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改變了傳統黑板加粉筆教學的枯燥呆板,以圖文聲像來傳遞信息,更具動態感與立體感,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種種限制,將豐富多樣的信息直觀而動態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化靜為動,化無為有,將學生帶入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之中。這樣的教學更加切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能突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從而使得教學氛圍更加活躍而輕松?,F代信息技術下的語文教學不再是單一的語言或是文字,而是以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來傳遞信息,音樂更有感染力,畫面更有烘托效果,這樣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向學生傳遞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氣場,帶給學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將學生帶入如詩畫一般的情境之中,可以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有動力,更加有效。
總之,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因此,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能優化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漲,思維更活躍,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