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期刊辦刊策略與醫院學科建設①
江清林,王英敏
(佳木斯大學學術理論研究部,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關鍵詞:醫學期刊;辦刊策略;學科建設
醫學期刊的發展與醫院學科建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醫院學科建設需要醫學期刊這一交流平臺,而醫學期刊建設也離不開醫院學科的有效支持。因此,醫學期刊辦刊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與醫院學科建設之間地聯系,從而不斷提升醫學期刊的學術水平,推動醫學期刊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以醫學期刊與醫學學科建設為研究對象,從聯系醫院學科建設發展醫學期刊的重要性以及立足醫院學科建設發展醫學期刊的策略兩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
1聯系醫院學科建設發展醫學期刊的重要性
醫學承辦者是醫院主辦的醫學期刊的人事或財務往往都是醫院進行統一管理,因此,對于以醫療為重點的醫院而言,此類醫學期刊往往處于一種輔助地位,相比其他期刊其生存與發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于醫院中的醫學期刊而言,應該對自身的存在價值進行正確評估,盡可能在現有體制、條件下,充分發揮出醫學期刊的作用,將自身的學科專業做到更加完善,促進學科建設,發現并培育醫療科研人才,進而為國內外學術交流搭建一個更加暢通的平臺。
醫院學科建設是一個醫院為了培養高質量的醫學人才,開展醫學科研而搭建的平臺,這個平臺能夠提升醫院師資隊伍的建設、醫院專業特色的發展。醫院學科建設中的專業研究方向是醫學期刊特色化及其專業化發展的前提條件,醫學期刊的特色取決于學科的建設水平。學科建設中的高素質人能夠為醫學期刊的發展提供較高水平的創作隊伍,而學科領域中專家的研究成果往往體現了這一學科發展中最新的動態,這就充分保障了醫學期刊刊物稿件的質量,使得醫學期刊能夠長遠發展。對于醫學期刊而言,只有該期刊全面反映相關學科領域中國內外研究的現狀、發展趨勢以及研究熱點等相關信息,并且隨著學科建設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自身,只有這樣醫學期刊才能夠不斷立于不敗之地,為醫學期刊的發展提出具有創新性的策略及方法[1]。
目前,就我國醫學期刊的發展來說,有的醫學期刊往往是請一些專家掛名,而沒有跟蹤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部分醫學期刊逐漸變成了醫院醫生發表文章,進而獲得職稱的一個平臺,這種方式似乎使醫學期刊獲得了更多的稿件來源,提升了期刊的影響力,但是卻忽視了醫學期刊的學科作用,進而淡化了醫學期刊在醫院學科建設中的作用。分析以上原因的出現,我們認為這可能與醫院學科建設人員忽視醫學期刊發展有關,也可能與醫學期刊自身并沒有樹立為醫院學科建設服務的意識有關,也可能與醫學期刊沒有找到自身發展與醫院學科建設的契合點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醫學期刊應該重視期刊發展與醫院學科建設之間地關系,立足于醫院學科建設的角度,推動醫院學科建設的發展,進而推動醫學期刊自身的發展。
2立足醫院學科建設發展醫學期刊的策略
目前,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質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學科建設逐漸向包含科研、教學以及服務等多方面不斷發展,醫院學科建設越來越重視自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強調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培養。醫院學科建設的發展方向,為醫學期刊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醫學期刊需要站在醫院學科發展方向的角度上,衡量自身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滿足醫院學科建設的需求。
2.1醫學期刊應該與跨學科團隊密切合作
目前,醫院學科建設的發展是以綜合化發展為方向,主要以人類重大疾病為研究對象,融合相關的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等專業知識,從而促使多學科之間形成有機的聯系。因此,醫學期刊應該不斷更新自身的辦刊理念,與跨學科團隊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1請跨學科團隊人員擔任執行編委
醫學期刊的編輯人員可以采用CNKI數據庫、萬方醫學網等途徑,對當前的醫學學術發展趨勢、作者以及相關機構等進行搜索,充分了解跨學科研究的主題及其思路等方面的相關信息,然后再向跨學科團隊的相關人員約稿或者是組稿,同時還可以請跨學科團隊人員共同參與醫學期刊的選題策劃,也可以邀請他們參與本刊重要學術論文的推出[2]。
2.1.2參與跨學科研究項目組的工作
由于醫學期刊編輯人員工作性質的要求,使得醫學期刊編輯人員對期刊專家庫中相關專家的學術研究興趣及其科研動向比較熟悉,因此,醫學期刊編輯人員可以作為中介,使得對某一問題存在共同興趣的研究人員能夠相互認識,并建立密切的聯系,這樣更能方便醫學期刊編輯人員跟蹤當前醫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及時向專家約稿。
2.1.3向專題導向模式發展
醫學期刊可以將重大主題設置為專題欄目,使不同專業的人員能夠以不同的視野、立場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對同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在此基礎上提出研究該問題的一個全新視角。此外,專題組稿應該對醫院各個領域中的帶頭人都有所關注,特別是醫院中獲得國家重點項目的帶頭人,應該給予充分關注,可以邀請他們作為醫學期刊的特邀執行主編,從而為醫學期刊開展專題的組稿。
2.2醫學期刊應該重視循證醫學與轉化醫學的應用
循證醫學主要是指在醫學研究中,將研究證據、個人經驗以及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結合,而轉化醫學更加重視臨床醫療的研究,強調醫院學科發展應該以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為目的,重視臨床醫學問題與醫學研究之間地有機結合。因此,醫學期刊辦刊的時候,應該將循證醫學與轉化醫學思想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促進臨床應用與基礎研究之間地雙向互動。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2.1掌握臨床研究證據的分級
醫學期刊編輯應該充分掌握臨床研究證據的分級,并且充分了解不同論文所具有的臨床價值。醫學期刊編輯進行審稿、評稿的過程中,可以運用CONSORT聲明工具,從而引導作者依據CONSORT聲明進行臨床研究工作[3]。
2.2.2增加循證醫學的稿件數量
醫學期刊編輯人員可以適當增加循證醫學的稿件數量,也可以設置相應的循證醫學專欄。在選擇稿件的時候,可以有限考慮對開展預后與結局研究,并通過分析、綜合以及系統評價大量科研成果的方式,進而找出最新最佳證據的論文[4]。
2.2.3舉辦醫學交流會
醫學期刊可以不定期舉辦轉化醫學學術的交流會,為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人員以及醫藥公司之間提供一個交流平臺,讓他們可以面對面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充分發揮學術會議的交流、引導以及推進的作用[5]。
2.2.4建立網絡互動平臺
醫學期刊可以建立本刊的網絡平臺,采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將醫學學科研究中的最新科研成果進行推送,同時利用網絡平臺使作者與讀者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增強學科信息的傳播與交流。
2.3醫學期刊應該重視學科研究流程的規范化
目前,在醫學期刊的發展中,以政府為主導,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逐漸得到了落實,使得醫院學科創新發展的某些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再加上臨床路徑等優化服務流程的不斷應用,醫學學科發展與服務的方式也逐漸變得越來越規范化[6]。因此,醫學期刊需要配合學科發展的規范化需求,規范自身的工作流程。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3.1增強統計學審稿
醫學期刊編輯人員進行審稿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統計學審稿,從而有效規范學科研究。因此,醫學期刊編輯人員可以攻讀統計學專業的學位,也可以直接聘請統計學專業的人才[7]。
2.3.2搭建醫生與公眾交流的平臺
編輯人員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培訓機會,不斷學習倫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對倫理學相關內容的把握與判斷。與此同時,醫學期刊編輯人員應該在編輯部舉辦的學術交流會議上或者是在繼續教育欄目中,對醫生進行相應的教育,使醫生能夠充分關愛并尊重研究對象。此外,醫學期刊編輯人員可以運用網絡平臺,向公眾傳播相關疾病的基礎知識,使公眾能夠掌握該疾病的預防方法,并且能夠理性看待醫學[8]。
2.3.3慎重對待真實資料的來稿
醫學期刊編輯人員進行審稿工作時,應該慎重對待以真實資料為基礎的臨床研究稿件,特別要注意容易引發醫療糾紛的稿件,應該增強對稿件的甄選與編輯。比如,臨床病例的討論,醫學編輯人員在文稿的加工過程中,應該辨明原委,防止因寫作原因引發醫療糾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醫院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展,醫學期刊應該緊隨醫學學科建設而不斷進行調整,密切關注學科熱點,準確捕捉最新科研成果,不斷優化辦刊的策略,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從而充分發揮醫學期刊對醫學學科建設的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孟麗,段春波,時秋寬,等.醫學期刊辦刊策略與醫院學科建設[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314-1318
[2]張曉冬,高宏.實施創新性與實用性并重的辦刊策略——以《中華放射學雜志》為例[J].編輯學報,2012,24(3):282-284
[3]李靜,游蘇寧.醫學期刊差異化辦刊策略初探[J].編輯學報,2013,25(3):205-207
[4]王可為.醫院學科建設評價機制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院,2013,(10):44-46
[5]劉艷,尹衛靖,王莉紅,等.優化醫學期刊定位的策略探討——以《中華實驗眼科雜志》為例[J].編輯學報,2011,23(5):432-434
[6]韓磊,亓玉峰,歐一平,等.國外醫學科技期刊發行新趨勢的啟示[J].出版發行研究,2013,(3):89-91
[7]楊智華.醫學期刊全媒體出版策劃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6):26,28
[8]王國華,龍開超,王繼華,等.新形勢下醫院學科建設的發展思路與策略[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6):62-63
(收稿日期:2015-12-19)
中圖分類號:G255.2;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1-0098-02
作者簡介:江清林(1964~)男,黑龍江林口人,碩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通訊作者:王英敏(197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學士,副編審。E-mail:mym86236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