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娜
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教學經驗,首先分析了我國旅游業的強勁發展趨勢和對旅游人才的需求,接著論述了《導游業務知識》課程對于培養導游人員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進而提出了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學校《導游業務知識》課程中的適用性和運用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案例教學法;導游業務知識
一、引言
2016年1月18日,中國旅游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旅游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和2016年發展預測》。藍皮書顯示:2015年中國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超過4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比2014年分別增長10%和12%。入境旅游在近3年來首次出現增長,2015年接待入境旅游1.33億人次,較上一年增長4%,入境旅游外匯收入1175.7億美元,同比增長0.6%。2015年以來,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六大消費領域之一,旅游消費“逆勢上揚”,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我國旅游業的強勢發展,對該行業的導游人員的質量和數量都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作為旅游業一線從業人員主要培養地的中職學校,其人才培養要跟上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首先要做好學校的教學工作,為學生未來就業打好堅實的理論和技能基礎。《導游業務知識》是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也是全國導游人員考試的考試科目之一,課程的教學旨在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對導游帶團過程中的各知識點的講授、案例分析和具體應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敬業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工作適應能力。該門課程對于培養未來的導游人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該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對于培養旅游業一線從業人員具有重要意義。
二、案例教學法的定義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導,在教學上采取獨特的案例形式。教學中的案例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案例教學法在實施之后,頗具績效。
該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所選取的案例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在案例中,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討論。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而是扮演著類似“導演”和引導者的角色。
三、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導游業務知識》課程中的適用性
結合筆者的授課經驗,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導游業務知識》課程教學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授課內容設定相應的教學案例和場景,圍繞案例開展教學,具有比傳統教學方法更生動的教學形式,更能啟發學生思考和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此外,案例教學法還強調在真實的情境中,不斷地解決問題,完成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一)體現學生主體性,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只是老師講、學生聽;在實踐教學中,也只是老師告訴學生怎么去做。這樣的教學,學生是被動地接受;因為不具有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學生的積極性。
《導游業務知識》所覆蓋的知識面很廣,不僅包括地陪、全陪和領隊的工作流程,也包括了護照、簽證、旅游交通和導游人員管理等知識。對于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將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工作。
使用案例教學時,要求學生在拿到相關的案例后,要先進行閱讀,然后經過思考和討論,進而找出解決的辦法。這一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的,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到課堂教學,深入到案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成就感,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完成該門課程的教學工作。
(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所選取的案例都是相關知識和技能的運用中所出現的、典型的、富有多種意義的事件陳述,是人們所經歷的事件過程中的特定截取。基于典型案例的教學,通過列舉某一個或某幾個特殊的而又具有較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讓學生在針對所列舉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和討論中,建立起學生自己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以《導游業務知識》課程中的旅游交通知識為例。當要向學生講授關于旅游交通中的飛機乘坐的注意事項時,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以講授的形式,向學生列舉注意事項,學生是被動地識記,學習效果將不僅人意;但是如果將乘坐飛機的注意事項編寫成案例,案例中因導游和游客缺乏相關知識,在乘坐飛機時違規了,導致延誤或其他問題的出現;然后讓學生在案例中尋找,因為違背了哪些規則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出現,進而讓學生總結飛機乘坐的注意事項。在這種教學形式中,通過使用與知識和技能相關的案例,具有較強針對性,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三)突出實踐性,利于提升課程的實踐教學質量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所使用的案例都應來自真實的工作場景,案例中描述的事件基本上是真實的。這樣就讓案例具有實踐性,進而決定了案例教學的實踐性。如果在《導游業務知識》的授課中,使用適當的案例,就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內就可以接觸并學習到大量的導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實現從理論學習到實踐的轉化。
以該門課程的地陪人員的工作準備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地陪的實際工作需要列舉案例,讓學生在案例中尋找和總結,作為地陪,應該在上團前做好哪些工作準備。通過較為真實的工作場景復原,讓學生在案例中扮演地陪,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且學生通過自己的模擬實踐體驗,主動找出答案,而不是被動接受,利于提升課程的實踐教學質量。
(四)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針對案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較為復雜的。教師提出了一個案例,要求學生自主討論并尋求解決方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并靈活地運用一些技巧來處理。
以課程中的領隊帶團為例,教師如果能提取到合適的案例,案例中體現了領隊對外國游客的習俗禁忌、接待禮儀、貨幣知識和國際航班等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學生在一個案例中,需要綜合運用各項知識和技能才能找出問題的解決方式,這對提高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導游業務知識》課程中的運用建議
根據筆者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盡管將案例教學法運用于《導游業務知識》的教學中具有很多優點,但是要很好地運用該教學方法并非易事,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取案例耗時,需要形成教師合作團隊
使用案例教學法時,案例選擇要典型和準確,研究和編制一個好的案例,需要較多時間。提取出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學法能否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案例的提取涉及到內容選取、整理和編寫等多方面的問題,如果沒有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教師合作團隊,對案例提取工作進行有效的分配和合作,將很難保證案例提取作的有序進行。因此,要使用案例教學法,要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教師合作團隊,集合眾多教師的力量,進行案例的開發。
(二)案例來源于實踐,要求教師要有企業實踐經驗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時,所使用的案例都應來自真實的工作場景,案例中描述的事件基本上是真實的。編寫一個有效的案例需要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的技能和經驗。否則,提取出來的案例可能不符合實際實踐工作的情況。此外,《導游業務知識》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這就要求要求教師要有企業實踐經驗。如果教師在到學校教學前,能有相關的企業實踐經驗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教師是直接從高校畢業后就進入中職學校擔任旅游專業課程的授課,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在學校工作的同時,注重到企業實踐鍛煉,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為案例教學積累素材。
(三)案例具有復雜性和針對性,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教學能力
進行案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案例啟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分析和進一步探索,最終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教學中使用的所有案例都應該是為特定的教學目的編寫的,不同的案例反映的是不同的知識與技能的運用;而案例中所包含的鮮明、強烈和錯綜復雜的問題就是引發學生思考與分析的出發點。教師要提取出包含了知識和技能要求,且具有針對性的案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總結歸納能力。也就是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夠對案例的提取和運用收放自如。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提高教學能力。
五、結語
案例教學法對于《導游業務知識》的課程革新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尤其在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全國導游人員考試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也為旅游專業學生今后就業打下堅實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但是使用案例教學法,需要教師事前準備案例素材,花費時間和精力較多,都會使案例教學法在應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盡管如此,處在愈來愈重視教學方法改善的時代,案例教學法應值得我們去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研究院.《2015年中國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和2016年發展預測》[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
[2]胡冬鳴.案例教學的特性研究[J].職教通訊,2001,(11) .
[3]劉雙.“案例教學”若干問題的辨析[J].教學與管理, 2003, (6) .
[4]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