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是企業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對企業能力的形成、作用、保持和促進起著根本性的作用。企業文化決定著該企業在市場活動中的態度,決定著企業產品屬性的價值取向,決定著企業自身組織規范和行為準則,決定著企業員工的敬業態度和奉獻精神,決定著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等等。這是企業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后續保證。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功能;作用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石和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在此前提下,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追求差異化的戰略,越來越表現在獨特的企業文化的層面上。企業文化重視人的因素,強調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長足發展而努力,并以此為渠道對社會文化的大環境產生作用。
一、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在各種社會活動及經營活動中,努力貫徹并實際體現出來的,以文明取勝的群體競爭意識。這包括價值觀、道德、精神追求、生活習俗、思維方式等。
企業文化是在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包涵一定量的認知性和習慣性,這種認知性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使企業員工彼此之間能達成共識,形成默契及心理契約。通過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有效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長足發展而努力。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一)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思想和文化精華,它來源于廣大員工的生產實踐,鼓舞人們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它凝聚團隊,打造品牌,是推動企業騰飛的強大動力,因此,企業文化不僅具備文化現象的內容,還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者意識為主導、追求和實現一定企業目標的文化形態,以文化理念為指導,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地對發展走向作出準確把握,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管理的文化。
(二)表現形式
主要有:(1)企業哲學(2)企業精神(3)企業目標(4)企業道德(5)企業風尚(6)企業民主(7)企業形象(8)企業價值觀(9)企業素質(10)企業行為規范等。
三、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巨大的作用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文化實際上是指企業及其員工的一種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體現在每一個員工的意識上,最終成為指導員工行為的一種思想,因而企業文化最終成為企業靈魂的存在,現有企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在制度安排及經營戰略選擇上對人價值理念的一種要求,要求人們在人生價值理念上認同企業制度安排及經營戰略,并以符合企業制度及經營戰略選擇的價值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
(二)企業文化是企業行為規范的內在約束
在企業生產、營運中,所有員工都應該有行為規范的約束,而這種規范的準則都是源自企業制度的安排,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因為人的行為受思想支配,所以對于人的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行為規范應用一種內在約束的能力,當一個人在思想上覺得應該在何時做什么事的時候,就形成了內在約束能力。也就是說,當人在人生價值觀對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表示認可的時候,那么企業制度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選擇就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存在,從而人們才能內在的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自我約束。在這種自我約束條件的作用下,企業的制度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選擇才能有效實行。
(三)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源泉
企業活力最終來自于人的積極性,只有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的時候,企業才能充滿活力。而人積極性的調動往往受人的價值觀的支配,一個人被迫執行一件理念上不認同的任務,就沒有了內在的積極性,執行時也不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或許就會導致任務的失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要讓企業中得每一個人積極的參與某到項活動中,首先要讓他在理念上認同這件事,所以企業文化作為員工信奉的價值理念,必然會涉及到企業的活動,作為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
(四)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競爭力可分為三個層面:(1)表層的競爭力。表層既是產品層,包括企業產品生產及質量控制能力、企業的服務、成本控制、營銷、研發能力;(2)支持平臺的競爭力。這個層面是制度層,包括各經營管理要素組成的結構平臺、企業內外環境、資源關系、企業運行機制、企業規模、品牌、企業產權制度;(3)最核心的競爭力。這個層面是核心層,包括以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內外一致的企業形象、企業創新能力、差異化個性化的企業特色、穩健的財務、擁有卓越的遠見和長遠的全球化發展目標。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對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五)企業文化促使企業可持續成長
企業文化的本質體現在其核心價值觀上,企業成長的可持續關鍵是它追求長治久安的核心價值觀要被接班人確認,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這樣就能使核心價值觀在適應技術與社會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得以繼承和延續,眾多企業所提倡的第二次創業,其目標實際上就是可持續成長。第二次創業的主要特點是要淡化企業家的個人色彩,強化職業化管理,把人格魅力、個人推動力變成一種氛圍,形成合力,以推動和引導企業的正確發展。
可以說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難以實現可持續成長。沒有文化就好像沒有靈魂,沒有指引企業長期發展的明燈,因而無法獲得牽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文化不解決企業贏利不贏利的問題,文化只解決企業成長持續不持續的問題,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好的企業文化,它就會失去持續發展前行的動力。
四、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發展的趨勢
伴隨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日益激烈,培養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企業文化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能極大的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只要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兩者同步運行,建設出一套優秀的企業文化,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