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寬 豐貴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
兒童供腎移植在兒童和成人受者中的臨床效果比較
孟寬豐貴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450052)
【摘要】目的比較兒童供腎移植在兒童受者與成人受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2-2015年35例兒童供體和63例受體的臨床資料,將受體分為兒童受者組(<18歲)與成人受者組(≥18歲),比較兩組受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人/腎存活率。結果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兒童組和受者組的1 a人/腎存活率分別為97.2%/97.2%和100%/9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兒童受者相比,成人受者接受兒童供腎同樣是安全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兒童;腎移植;存活率
腎臟移植是公認的治療尿毒癥患者的最佳選擇,但供腎短缺仍舊制約著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兒童供腎由于術后風險高,一直被作為“邊緣供腎”,使用率較低。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和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兒童供腎在國內移植中心逐漸被廣泛應用,移植數量在逐年增長,已成為移植器官的主要來源之一。目前,兒童供腎在成人中的應用標準尚無定論[1]。本研究回顧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35例兒童供體及63例受體的臨床資料,所有供體獲取均符合衛生部頒布的“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分類標準Ⅱ類標準”[2],對兒童與成人受者的移植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來源于2012-2015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供腎移植供受體。35例兒童供者,年齡為3個月~17歲。在63例受者中,兒童受者43例,年齡為4~18歲,平均(12.9±3.6)歲,體質量13.2~46 kg,平均(34.4±9.7)kg,透析時間為1~36個月,平均(23.6±10.7)個月;成人受者20例,年齡為21~52歲,平均(36.9±9.9)歲,體質量30~67.5 kg,平均(54.8±8.1)kg,透析時間1~240個月,平均(34.5±61.7)個月。原發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47例,腎病綜合征8例,Alport綜合征4例,孤立腎誤切1例,3例原發病不詳。供受者ABO血型相符,群體反應性抗體(PRA)結果陰性,淋巴毒實驗陰性。
1.2手術方式63例均采用全身麻醉,行右下腹“L”型切口。50例供腎動脈為單支,與髂內動脈吻合;10例供腎動脈為雙支,其中4例為雙支動脈共瓣與受者髂內動脈端端吻合,6例供腎動脈分別與髂內、髂外動脈吻合。兒童雙供腎腎移植3例修整供腎時結扎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近心端,腹主動脈遠心端與髂內動脈吻合,下腔靜脈遠心端與髂外靜脈吻合。
1.3免疫抑制劑方案所有受體免疫誘導方案相同,術前均采用抗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ATG)和甲強龍免疫誘導,術后根據受者CYP3A5基因型的多態性決定首次給藥劑量[3-5],術后采用他克莫司或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強的松的免疫方案,密切監測血藥濃度。由于兒童空腸短,藥物吸收和代謝速度加快[6],必要時他克莫司劑量調整為3次/d。
1.4統計學方法選取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并發癥兒童受者組出現2例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處理方法與成人受者組相同,常規給予透析治療,及時調整免疫抑制劑,加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后腎功能均恢復正常。兒童受者組2例出現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為5.7%;成人受者組1例出現急性排斥反應,給予ATG和甲強龍沖擊治療后,血肌酐逐漸下降至正常。兒童受者組發生肺部感染6例,發生率為17.1%,其中1例合并DGF,最終死于呼吸衰竭;成人受者組發生肺部感染3例,發生率為15%,經抗感染治療治愈。兒童受者組出現1例移植腎血管狹窄,發生率為2.9%;成人受者組1例出現移植腎血管狹窄,另外1例出現移植腎血栓形成,移植腎功能喪失后,切除移植腎,患者恢復透析狀態。兩組術后1 a蛋白尿發生率分別為37.1%和3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人/腎存活情況兩組患者血肌酐水平下降良好。兒童受者組和成人受者組的1 a人/腎存活率分別為97.2%/97.2%和100.0%/9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既往由于兒童供腎移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及外科并發癥發生率高,風險較大,易導致移植腎丟失,使兒童供腎使用率降低。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兒童供腎移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降低,使兒童供腎逐漸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國內兒童供腎主要應用于兒童受者中,成人受者接受兒童供腎的標準仍存在爭議。國外有學者認為,成人受者接受兒童供體單腎移植的條件包括:年齡>50歲,體質量不超過70 kg,服用兩種以下降壓藥物血壓控制可等。該研究同時證實,體質量<15 kg的兒童供體雙腎整塊移植給成人受者的遠期存活效果基本與活體移植效果相近[1]。國內有研究中心認為,腎臟長徑≥6 cm的兒童供腎移植給成人受者時,可實施單腎移植[7]。本中心的經驗為供體體質量>10 kg,年齡>3歲,供腎長徑≥6 cm可行單腎移植;供體體質量<10 kg,年齡<3歲,供腎長徑≤6 cm則考慮兒童受者單腎移植或成人受者雙腎整塊移植。本中心成功實施低齡、低體質量兒童供腎雙腎整塊移植3例,其中兒童受者1例,成人受者1例,均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術后并發癥是影響兒童供腎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移植腎血管并發癥作為兒童供腎移植的常見問題,主要包括移植腎動脈狹窄和血栓形成。移植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低血壓、低灌注、高凝狀態、急性排斥、移植腎血管管徑細小以及供腎獲取過程中的損傷。本研究中1例接受兒童雙腎整塊移植的成人受者因移植腎血栓形成導致移植腎失功,切除后患者恢復透析狀態,考慮患者年齡偏大,術后血壓控制偏低導致低血壓、低灌注,抗凝藥物用量不足等原因引起。超濾過損傷同樣是兒童供腎移植的常見問題,臨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及高血壓。術中開放移植腎血流后,嚴格控制血壓是減輕超濾過損傷的主要手段,一般收縮壓可控制在100~120 mm Hg。本研究中,其他并發癥如DGF、急性排斥、肺部感染、漏尿等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a人/腎存活率分別為97.2%/97.2%和100.0%/9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國外報道[8]一致。
綜上所述,兒童供腎在兒童受者及成人受者中的應用均是安全可行的,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擴大兒童供腎的使用可有效緩解日益突出的器官供需矛盾。
參考文獻
[1]Sharma A,Fisher R A,Cotterell A H,et al.En blo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from pediatric donors: comparable outcomes with living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ation,2011,92(5):564-569.
[2]劉永峰.中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標準工作指南(第2版)[J].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志,2013,1(1):9-12.
[3]豐貴文,郭濤,李金鋒,等.CYP3A5基因多態性對腎移植受者他克莫司個體化用藥的指導[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13,34(11):647-650.
[4]胡永芳,周宏灝.CYP3A4,CYP3A5和MDR1基因多態性對環孢素處置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3):257-261.
[5]侯明明,宋洪濤,王慶華,等.腎移植患者CYP3A5*3基因多態性對他克莫司血藥濃度/劑量比和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0,30(4):313-316.
[6]張弋,白幗珍,薛芳菁,等.他克莫司在兒童肝移植患者中的血藥濃度及影響因素[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28(19):1650-1653.
[7]藍恭斌,彭龍開,方春華,等.兒童DCD供腎成人單腎移植與標準DCD供腎移植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2):27-32.
[8]Sharma A,Ramanathan R,Behnke M,et al.Single pediatr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adult recipients: comparable outcomes with standard-criteria deceased-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ation,2013,95(11):1354-1359.
【中圖分類號】R 61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049
(收稿日期: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