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歡++柯明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企業間的競爭演變成供應鏈的競爭,而供應商是供應鏈上重要的環節。文章結合案例公司實際,分析供應商選擇的重要性,并基于目前中小企業供應商管理的弊端,闡述影響供應商選擇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應用水晶報表在SBO系統中利用交易數據實現供應商自動評分,從而準確快速地選擇合適的供應商,為企業長期戰略性發展提供可能。
【關鍵詞】 供應商選擇; 評價指標; SAP Business One; 水晶報表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5-0113-03
一、中小企業在供應商選擇上遭遇的問題——以案例公司為例
供應鏈主要由供應商、生產商(或制造商)和銷售商構成,三者環環相扣,緊密連接。供應商是整個供應鏈的關鍵,對于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是供應鏈有效運行的基礎。首先,由于資源稀缺,供需雙方需要更好地溝通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其次,許多企業邀其供應商參與到他們早期的產品研發中,以使自己能夠更好地為客戶帶來價值。為了實現低成本、高質量、快速反應,企業的業務重構就必須包括供應商的選擇。準確快速地選擇供應商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在信息化水平較低、人員能力有限的情況下,缺乏一套完善的供應商自動評分及選擇體系。
本文涉及的中小企業是一家以話梅類及其他干果類制品銷售為主營業務的民營企業,主要采用散裝加預包裝方式量販銷售。因其產品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且是食品類產品,所以特別注重產品品質、味道以及安全等方面。公司的采購部門依據歷史銷售訂單,結合未來發展預測,制定采購計劃,由相關人員組織安排采購。
該公司在實施SAP Business One(以下簡稱SBO)系統之前,對于供應商的選擇一般根據采購人員的感性比較,詢價后憑主觀感覺作出決定。采購經理并沒有拿到數據證明便草草審批通過。實踐發現,這種對供應商的選擇方式有很大弊端。因為供應商評價標準和選擇方法缺乏科學性,沒有數據支持,很多時候決策更像是碰運氣。公司管理層也曾要求采購部門員工每次作出的采購計劃都需要有相關的數據支持,不能單純憑感覺決定。但由于原來采用的管理軟件功能有限,統計以往的采購數據要花費員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公司產品種類繁多,采購數據量巨大,單純依靠人工處理的手段顯然是不合理也不經濟的。
二、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及設計原理
要對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作出系統全面的評價,就必須有一套科學全面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供應商選擇研究最早、影響也最大的是Dickson G.W.(1966)。他通過170份對美國采購經理協會的采購代理人和采購經理的調查結果分析,得到了23項供應商績效評價標準。Dickson認為,“質量、成本和歷史配送水平是供應商選擇最重要的3個標準”。自Dickson之后,大量的學者對供應商的選擇準則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Current and Benton綜述了74篇有關供應商選擇的文獻,發現質量是最重要的一項準則,依次是配送作業水平和成本。
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是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的依據和標準,但是不同行業、企業、產品需求、經營環境對供應商的要求不同,企業必須依據全面性、簡明科學性、穩定可比性和靈活可操作性的原則,合理建立供應鏈環境下的供應商綜合評價體系和指標準則。最終,在現有和潛在的供應商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完善供應商數據庫,更新供應商管理策略,為以后供應商管理提供依據和寶貴經驗。
案例公司是一家采購產品集中于話梅類及其他干果類制品的終端零售公司,質量問題是重中之重,產品質量是公司長遠發展、持續經營的必要前提和保證。如何有效把控采購產品質量呢?首先要確定優質的供應商,即能提供優質產品的供應商。該公司搜集和分析以往的訂單記錄后發現:所有質量不合格產品都會產生退貨,而且97.6%以上的退貨訂單是因為質量問題,極少退貨訂單是因為發錯貨等問題產生的,所以該公司首先確定了供應商的非退貨率作為優質供應商的指標之一進行評分。其次,企業希望能以最低的價格購買到同樣品質的產品,但價格指標并不能以一次的價格來確定,因為該類產品的價格浮動并不明顯,也沒有任何季節性波動,所以該公司選擇最近半年的平均價格作為另一個評分指標。另外,為了降低庫存,實現零庫存管理,供應商交貨的準時性也是重要的測評指標,即采購收貨單的過賬日期早于或等于相應采購訂單的交貨日期。經分析,該公司最終確定了供應商評價的三個指標,即:
·質量指標——設定時間內的訂單退貨率
·價格指標——設定時間內的平均成交單價
·時間指標——設定時間內的準時到貨率
根據每個供應商三項指標計算值的排名,對供應商作出理性的判斷,以保證采購產品的質量。表1給出的是相關參數及指標的解釋和計算公式。
指標比重a、b、c可按企業看重的標準自行分配,而且針對不同類別的供應商可以選擇不同的分配方式,但a、b、c之和恒為1。案例公司特別注意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根據以往經驗和不同部門人員的調查,其針對普通供應商組即主要采購主營業務產品的供應商組,制定的質量指標比重較高為50%、價格指標比重為30%、時間指標比重為20%。不同的供應商組可制定不同的比重,本文僅以普通供應商組舉例說明。
三、在SBO系統中實現對供應商自動評分
確定了供應商的選擇流程和評價體系后,在SBO系統中通過水晶報表實現自動評分。集成了水晶報表的SBO系統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報表展示流程,操作人員并不需要復雜的計算匯總或查閱大量的往來單據,就可以呈現出條理清晰、流程規范的管理報表。管理人員也可以直接登錄系統,根據權限的設定,看到內容豐富、維度多樣的管理報表,最重要的是這種計算可以實時進行,對于現代企業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本案例公司采購部準備采購某款話梅干時,有若干家供應商可供選擇,可直接調用SBO系統中預先定義好的《供應商自動評分及排名報表》,快速查詢到供應商的得分及排名情況,然后確定報表的指標限定區間,比如,單據的過賬日期,默認的過賬期間是半年;待評價的供應商組編碼及物料編碼;評價原則,即以金額還是以單數為依據(金額依據是采購退貨金額比采購收貨合同金額的采購退貨率,單數依據是采購退貨單數比總采購收貨單數的采購退貨率),確定標準后系統自動提取數據輸出報表。表2的示例是本案例公司針對A00003話梅干產品,以金額為依據的自動評分及排名報表。在該表列出了2015.01.01—2015.05.01期間每一供應商的各項指標得分以及綜合得分情況,依據需求以某一指標或綜合得分進行排序。同時也可以通過主報表快速鏈接到某供應商的質量、價格及時間指標的子報表(表3),當然,也可以直接查詢某一供應商的質量指標報表等。
四、結語
應用SBO對供應商進行自動評分后,對供應商量化判斷及快速選擇提供了可以信賴的依據。首先,企業對于選擇供應商不再盲目地感性決定,而是以準確真實的大量歷史數據為依據,快速篩選符合公司要求的供應商;其次,應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供應商數量,及時淘汰質量不佳的供應商,集中企業資源讓優選的供應商參與和集成到產品開發階段以降低成本,實施標準化,優化供應鏈;最后,為管理者提供實時的管理信息成為可能。評分的計算模型可以在后臺根據企業的需求作出,并能及時調整,呈現給操作人員的是方便易用的可視化報表。應用SBO讓選擇供應商變成一項普通管理人員就可以操作的科學、實時、有歷史數據支持且非常直觀的企業決策事件,這種決策方式使企業由當前短期采購計劃向長期、全面、戰略性的供應鏈管理轉變成為可能,對企業管理升級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福海.供應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C].2013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13.
[2] 楊長勇.淺談SAP R/3系統之供應商評估功能[J].中國電子商務,2011(8):119-120.
[3] 陳啟杰.供應商選擇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9(5):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