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潔萍 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
中職會計課堂有效教學實踐與總結
余潔萍 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
中職教育較為重視實踐能力,而會計課程作為中職教育體系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專業,是一門具備較強實用性的學科,教學理論應當始終圍繞學生。中職會計課堂的教學活動要適應中職綜合技術應用的需求,積極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通過活學活用理論知識激發、誘導和點撥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實操能力提供理論基礎。只有將實踐和理論科學結合的學生才是優秀的中職教育培訓出的人才,為了做到這個目標,教師應當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強化教學水平,不斷優化自身素質,完善教學方案。只有一個全面精通專業技能的教師才能為我國培育出符合現實需要的中職教育人才。
中職 會計 教學實踐
我國目前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中職教育對于會計專業也越來越重視,我國開設會計專業的專職不斷增多,盡管如此,中職教育活動中的實務教學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本文針對我國目前中職教育的狀態進行分析,摸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手段,實現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的意義,讓學生明白會計不單單是科學,還是能夠給學生帶來生存能力的技術,它不僅僅有理論體系與運作規律,還對操作存在諸多硬性要求。只有充分掌握了會計技能的學生,才能更好的解決客觀現實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在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會計課程缺乏實踐性。職業教育在理念上強調學以致用,所以需要實踐課程的設置與客觀接軌,實踐與理論實現有機結合。中職會計課堂包含的主要課程有成本會計、財務會計、基礎會計等專業課程,我們不能光重視理論課程,還必須意識到實踐課程在中轉職業教育中所具備的意義。實踐課程依托理論知識作為基礎,以基礎性的學科出發,縱深向更加高深的統計學、稅法進行教學活動,從而教育出社會更加渴求的復合型高技術人才。但是我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過于將教學內容放在基礎會計等淺顯的課程內容,甚至對于實踐課程是較為缺少的,這樣無法培養學生實踐經驗和能力,與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合的,導致培養出來的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當今社會渴求的復合型人才作為人力資源市場最為緊俏的人才卻沒有得到中職學校的大量供應,使得會計課程缺乏實踐性,也沒有滿足社會真正迫切的需求。
(二)實踐教學客觀條件需要優化。現代社會日新月異,過去較為簡單的會計工作也隨著各種工作內容的更新和高科技的沖擊而不斷提升人才需求的門檻,會計從業資格證對于當今的企業來說僅僅只是一個行業準入門檻,企業更加需要的是具備良好實踐能力,能夠迅速進入工作角色的人才。雖然中職學校針對這種情況也開始不斷加強學校對于實踐能力的教學內容,但大多差強人意。首先過度緊湊的教學任務無法保障足夠的實踐教學時間,一般來講學生也會通過理論優先于實踐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將課程活動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投入在理論教學中,只有臨近課程結束的時候擠出較為緊湊的時間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導致實踐教學活動流于形式,通常用會計模擬實驗室的方式實現實踐教學活動。個別學校嚴格管控模擬實驗室,學生能夠接觸到實踐活動的機會匱乏,甚至會出現理論課程時間與模擬實驗室開房時間沖突的情況直接阻礙了學生獲得實踐經驗的機會。同時中職學校的會計模擬教學內容與材料與現實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性,導致中職會計實訓只能算是原理性和基礎性的模擬。
(一)加強會計課程實踐性。優化會計基礎課程的設置,將課程詳盡到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填制、賬簿登記等多方面,針對基礎課程盡量給予實踐教學,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配合,實現實踐與理論的合理整合,達到學習效果的優化,培養出全面性的學生。可以采用在理論教學課堂上插入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就進行實踐活動,進而鞏固理論知識,實現專業性較強課程的教學高效化。例如進行成本會計理論教學活動后立即進行分類法、分步法的成本計算實操,讓學生通過實踐經驗體會專業理論知識,加深理論知識教學效果。
(二)優化實踐教學客觀條件。只有不斷優化實踐教學的客觀條件,才能從環境上為學生提供利于主動學習的基礎,促進樂于學習的掌握了良好理論知識基礎的學生進一步加深學習。在教學實踐上,要不斷加強投入時間,目前的中職會計課堂在理論和實訓課程安排上缺乏平衡性,所以需要不斷整合客觀教學實際,科學提高實踐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占比。會計電算化教室和會計模擬實驗室作為提供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應當加大開放力度,開放時間范圍應當是利于學生具備足夠的練習的,與課堂理論教學的時間范圍相配合,以便于學生為原則。提升實踐課程中案例的針對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進度要主動及時的了解,從而選擇案例的時候能夠做到符合學生學習水平與學習需求,針對性的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中職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的依據是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水平,中職會計課堂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學生的就業,所以需要不斷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具備專業歸屬感才能立體化全方面的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就業教育融會在中職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活動實現學生職業人的轉變,這樣的教學活動才是有效的,才能為社會提供復合型的專業實用人才。
[1]嚴明星.高職會計教學改革探索[J]. 經濟研究導刊. 2011(01)
[2]熊婷,程博.會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基于高職視角[J]. 財會通訊. 2010(24)
[3]京依林.高職會計教學現狀與對策[J]. 科技信息. 2010(21)
[4]李惠珍,鄔慶蓮.淺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 職業時空. 2010(05)
[5]黃智高.中職會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 職教論壇. 2004(17)
[6]魏鈞.高職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2008(08)
[7]于陽.高職會計教學的幾點思考[J]. 中國證券期貨. 2010(09)
余潔萍(1987-),女,廣東江門,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會計中學二級教師,管理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