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榮

摘 要: 為了體現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實現“工學結合”,適應社會需求,課題組決定對《計算機機房管理》課程進行必要的調整,文章對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 課程改革 計算機機房管理 課題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內蒙古教育廳在“十二五”期間實施“自治區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重點建設一批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工學結合緊密的自治區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隨著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方式逐步成熟,目標定位逐漸清晰,以“必需、夠用、適度”為原則的課程體系改革成為必然。
我院開設的《計算機機房管理》課程曾在專業人才培養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任課教師們不斷積累經驗和探討并在日常教學環節中實踐、完善了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隨著教學模式和社會需求的發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的問題日益突出,學生的實踐經歷相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總是滯后,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更加妨礙了知識的融會貫通。
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為了體現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這一基本特征,實現“工學結合”,適應社會需求,課題組綜合分析前期大量調研結果,結合社會實際需求,經過審慎考慮,并報請學院同意,決定對《計算機機房管理》課程進行必要的調整并更名為《計算機硬件維護課程》。課題組積極向相關企業學習、討論此類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根據職業崗位(群)和技術領域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了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了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二、課題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內蒙古地區高校學生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的開設情況調研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高級專門人才,是計算機專業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計算機專業硬件知識作為培養信息化人才的基礎,為各類高校所重視,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硬件課程的建設,無論從規模、師資隊伍,還是教學水平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和進步。但不可忽視的是,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設置和教材的建設,與整體教育改革和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本課題力求促進我院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建設,以切實提高我院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的質量。課題組對內蒙地區的一部分高校進行了計算機硬件維護方面的課程的開設情況做了調查比對(見表1),并吸取了各高職院校的教學經驗。
2.基于專業需求的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內容改革研討
針對校企深度融合、企業崗位需求、遵循行業技術標準、軟硬件對接、項目案例拓展、突出教材特色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一是特色教材的編寫要體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思想;二是特色教材的編寫一定要對課程實踐教學起到積極指導作用。
3.高職院校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
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改革實踐環節,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本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我們對課程的實踐環節進行改革,探索出真正能提高學生能力的方式方法。
經過前期對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結合我院招生情況及各專業性質,針對計算機硬件維護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采用“項目驅動型任務教學”方案。教師現場教學,學生當場實踐,教師教、學生動,此教學方案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不同步的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生理解和掌握起來更加容易,能更好地滿足我們學院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該研究領域尚待進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論與實際問題
高職高專類院校計算機硬件維護類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所涉及的教育理論和實際問題是方方面面的,本課題所研究的內容只是其冰山一角。課題組一致認為課題研究成果雖然對高職高專類院校計算機硬件類課程改革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在該研究領域內還應該在下列理論與實際方面作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1.理論問題
高職教育理論的探討,計算機輔助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在高職高專教育中的應用。
2.實際問題
如何評價高職學生對計算機硬件方面知識的掌握;如何將高職學生的素質的培養與課程教學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