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梅

摘 要: 文章以國內外先進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人性化學習、視頻再造教育為理念,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以中等職業(yè)教育中《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一個教學項目為試點,進行基于“微課”支撐下翻轉課堂的設計與實踐研究,實現(xiàn)利用豐富的信息化資源實現(xiàn)一對一課外學習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利用高時效的信息化系統(tǒng)實現(xiàn)一對一課內指導與知識內化遷移,讓學生感到社會的存在感。
關鍵詞: 微課 翻轉課堂 LED旋律燈
六年來,翻轉課堂這種新教學模式在包括北美在內的世界各地學校廣受歡迎,目前,其在中國的教育熱土上也逐漸開花結果。國內不少地區(qū)都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職業(y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在研究領域,近一年在“中國知網(wǎng)”文獻收錄的以“職業(yè)教育翻轉課堂”為主題的研究文獻僅15篇。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和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xiàn)實。
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提出:“‘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其說明微課程除視頻外,還可以是錄音、PPT、文本等形式,并包括學習清單和學習活動安排。
翻轉課堂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也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翻轉課堂或反轉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變成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設計“翻轉課堂”自主學習任務單
很多教師洞察到“翻轉課堂”的功效,希望嘗試,但苦于不知道從何下手。實驗翻轉課堂的關鍵,在于找到一個好抓手。設計好“學習任務單”,就是破解翻轉課堂難題的好抓手。以《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的項目LED旋律燈的制作與調試為例,其自主學習任務單如下所示:
《LED旋律燈的制作與調試》自主學習任務單
二、開發(fā)“翻轉課堂”配套學習資源
真正意義的翻轉課堂需要網(wǎng)絡環(huán)境、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和平臺的支撐。為了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單給出的任務,需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其中微型教學視頻即“微課”是優(yōu)選資源,是課的精華部分的濃縮。以《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的項目LED旋律燈為例,開發(fā)了微課:萬用表的使用、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使用、電烙鐵的使用、手工焊接的技巧、電阻識別、電容識別、駐極體話筒識別、二極管識別、三極管識別、印制電路板的裝接等。
三、完善“翻轉課堂”移動學習平臺
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網(wǎng)絡學習平臺為學習者營造個性化協(xié)作式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促進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使信息技術遠遠突破輔助教學的概念而成為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要素。移動學習平臺為“反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保障,是構建學生隨時在線學習,教師進行全程網(wǎng)絡答疑、作業(yè)批改和即時檢測效果的學習模式的基礎。
四、實踐“翻轉課堂”課堂教學方式
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流程和教學手段。翻轉教學流程是“課前信息傳遞、課中消化吸收、課后驗收評價”。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講,翻轉教學的流程是學生通過“微課”學習新知、師生平臺交流互動了解難點、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前學習的情況,講解難點和疑點后、學生協(xié)作實操、驗收學習成果,課后綜合評價。
課前,教師通過移動學習平臺推送“微課”資源,如萬用表的使用、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使用、電烙鐵的使用、手工焊接的技巧、電阻識別、電容識別、駐極體話筒識別、二極管識別、三極管識別、印制電路板的裝接等,“微課”資源嵌入教學項目每個學習模塊。如《LED xuanlv燈的制作與調試》項目分為六大模塊,它們分別是模塊一,使用儀器儀表;模塊二,識別器件;模塊三,理解電路原理;模塊四,安裝器件;模塊五,焊接電路;模塊六,調試電路。學生在線學習,采取模塊晉級的形式學習;教師通過平臺時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在線答疑。豐富的信息化資源實現(xiàn)一對一課外學習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課前學習、互動、反饋為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疑難問題、更好地進行課程設計做準備。
課中,教師根據(jù)課前網(wǎng)絡平臺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后,精心設計課堂內容、組織課堂活動,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解重點、難點;學生運用所學在課堂上制作與調試LED旋律燈。如通過移動學習平臺,教師了解到同學對模塊三理解電路原理學習后,鞏固練習正確率偏低,課堂上教師對該模塊內容重點分析講解,對部分同學課前學習的疑難問題進行一對一課堂答疑和指導,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識。之后,學生自行選取工具與電子器件,應用所學知識制作與調試LED旋律燈。學生在整個制作和調試過程中,教室中操作臺上每個工位的自動錄播系統(tǒng)及時記錄學生操作過程,并傳輸給教師機,教師在線查看每個同學的操作過程。對于學生存在的操作問題,教師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能及時給予一對一現(xiàn)場指導。
課后,教師結合課前學生移動學習平臺學習測評分和課堂知識運用給予LED項目總評成績。若學生還存在疑點,則可以利用移動學習平臺“微課”資源再次復習,并完成移動學習平臺該項目的項目報告。
五、“翻轉課堂”課堂教學成效
由于翻轉課堂是新生事物,還沒有經驗,為了讓家長放心,只能用事實說話。基于以上研究與實踐,教師對試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LED旋律燈的制作與調試》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并以此檢驗構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和適應性。
1.通過該“翻轉課堂”的探索與實施,解決了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上神經緊繃,擔心遺漏,或因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等問題,“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讓學生掌握學習,讓學生按自己的節(jié)奏學習。
2.通過該“翻轉課堂”的探索與實施,解決了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上沒有足夠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個性化的指導的問題,使教師由內容呈現(xiàn)者轉變?yōu)閷W習的教練,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交流,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參與到學習小組中,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3.通過該“翻轉課堂”的探索與實施,解決了《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對多示范模式、器材易損壞、評價數(shù)據(jù)難以及時統(tǒng)計分析、故障檢修不夠全面等實訓癥結。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弱,完全翻轉課堂的課后學習效果是欠缺的,無形中加大了教師課后的工作量。針對這一情況,后期需要調整教學實施方案,讓學生利用微課、虛擬仿真等學習資源自主學習可以放到課上,根據(jù)系統(tǒng)及時統(tǒng)計結果,針對學習難點,教師將及時給予點撥;虛擬仿真學習通關后,對項目進一步進行課堂實戰(zhàn)。
參考文獻:
[1]羅偉.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科技出版社.
[2]柯清超.翻轉課堂教學新模式——微課設計與應用.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