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摘 要: 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目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引領我國教學模式的變革。“綠色化學”是一門有著廣泛的學生群體和知識涉獵面的課程,與生活聯系密切,在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上有很大優勢。本文以參與式教學法在“綠色化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為例,闡述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重點和效果,揭示其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積極作用,探討參與式教學法的成功實施的關鍵,即合理地設計課程內容,很好地掌控課堂。參與式教學法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法 綠色化學 實踐能力 創新能力
近年來,不容樂觀的應屆本科生的就業情況,已成為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反觀現在的大學生,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大多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動手能力弱等不足,因此,各大高校的教學改革,大多以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終目標。隨之,各種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浮出水面,參與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在我國逐漸興起,并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深入的探討。
參與式教學也被稱為是合作式或協作式教學,它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學生互動、學生—學生互動的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與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相比,參與式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鍛煉及創新意識的提高。
一、“綠色化學”課程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優勢
“綠色化學”課程在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中有以下方面的優勢:(1)“綠色化學”是化工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學生群體大,涉及多個專業,如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業、高分子材料工程等;(2)“綠色化學”課程內容知識覆蓋面廣,包括材料、紡織、農業、食品、化工產品和藥物等,這些內容相互關聯,相互補充,有利于擴大學生知識面;(3)“綠色化學”雖然是一門專業選修課,但其研究對象具有普遍性,研究內容具有延展性,并涉及當前最新的技術和理論的實際應用,極具啟發性;(4)“綠色化學”課程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案例資料眾多,學生不僅可以從課程中獲取案例,而且可以自己收集實例對課程內容進行補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基于“Class Presentation”的參與式教學法在“綠色化學”教學實踐中的實施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過增元提出參與式教學方法主要包括開放的教學內容、提問式的講課方式、沒有標準答案的習題和論文形式考試[1]。有研究者指出,這四項內容連貫起來可以用“Presentation”一詞概括。由老師給定或學生提出研究課題,學生單獨進行資料的收集、分析和總結,最后在課堂表達自己的觀點,即“Class Presentation”[2]。這種方法不僅能夠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資料的收集,可以激發學生關注社會問題的熱情,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可以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實踐能力;通過對資料的總結,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挖掘學生潛能?!熬G色化學”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緊密,在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合理地設計和實施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關鍵?;凇癈lass Presentation”的參與式教學法在“綠色化學”教學實踐中的實施分以下兩個層次(以應用化學專業為例,學生總數92人,學生自由組合,總共分成15組,每組6-7人)。
(一)課程內容的講授
對于課本上相對簡單、容易理解及新興技術手段的應用等非重點內容,交由學生講授,這一部分,共5個小組參與。例如“綠色化學”第二章,綠色產品評價體系LCA的具體應用實例及其局限性與困難,屬于學科前沿,并非重點內容,交由一組學生負責。要做好“Presentation”,學生需要課后對LCA具體應用進行詳細資料收集、制作課件、準備演講。教師指導的內容有:講解LCA的定義、目的、特點、實施步驟,小組成員對LCA的理解和疑問。當然,小組成員的疑問,也可以直接在Presentation過程中提出,由其他同學或教師解答。Presentation完成之后,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進行自由提問,并綜合演講內容、PPT和演講者的現場發揮給以評論,教師要對此進行點評,并給出成績。
(二)生活實例的探討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滲透到了材料、紡織、農業、食品、藥物等多個方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身邊的化學,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部分,有10個小組的學生,選擇這部分內容進行Presentation。這一部分較前一部分更能激起學生的表現欲和創造欲。許多學生由目前的環境污染出發,探究其形成原因,結合綠色化工技術,發出呼吁,抑或是,展現處于研究階段的新方法、新工藝。例如,針對霧霾,學生通過調查給出霧霾產生的原因,列舉了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并針對現在以三大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講述了煤清潔化的方法。又例如白色污染、輻射污染、赤潮等等話題,都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響。這一層次的Presentation,教師需要針對具體的事例,歸納總結其中關鍵的知識點,例如煤清潔化的方法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手段等。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能夠靈活處理課堂突發情況,掌控教學過程。
三、參與式教學在“綠色化學”教學實踐中應用效果的反思
參與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師“一言堂”的上課模式,教師由講授轉變為引導,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師生互動效果得到顯著增強,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此外,參與式教學使得教學過程得以外延,教學過程包括課前的準備、課上的Presentation及課后的討論和評論,實現了學生的興趣學習和協作學習,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得以提高。但是,如何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是“有效參與”?如何協調課堂控制和學生自主之間的關系?這是兩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換句話說,參與式教學的順利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師必須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水平,以便很好地掌控課堂,不偏離教學目標;第二,教師必須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分享,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考途徑,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第三,教師必須注重班級整體的效果,能夠運用機理機制,進行差異化引導,創造機會,確保學生能夠整體參與。
參考文獻:
[1]過增元.倡導參與式教學法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03(20):25.
[2]金麗,張守風.參與式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探析——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