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瑩
摘 要: 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英語漸漸變成一門世界通用性的語言。英語作為學習工作中的重要交流工具,大學英語教學在教育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文對大學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針對如何提高學生思辨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辦法。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思辨能力 培養模式
近幾年,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新型的大學英語教學思維已經逐漸代替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學校和家長提高了對于大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的重視度。針對現今大學生的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了科學化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實現了多方面的教學目標。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的現狀
1.教學重點偏差。
在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中,老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記憶和背誦方面,忽略了英語邏輯思維體系的構建。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產生的長久性不利影響,很多大學英語教師片面地覺得大學英語學習應重視背誦和記憶過程,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根本沒有考慮學生思辨能力的構建過程。老師讓學生重復地進行聽寫練習、背誦課文短語和做練習題,學生的整體思考能力和實際應用效果不甚理想。遇到實際應用的狀況時,經常出現不會表達、詞不達意的現象,長時間發展下去,學生的思維能力低下,整體教學效果不佳。
2.教學中沒有協調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共同發展。
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老師的方法問題和學生的認識問題等,導致很多同學對于英語知識的認識停留在感性水平層面,沒有深刻認識到語言學習的本質內容。學生通過感知不斷表達甚至描述事物的表象問題,如果需要穿透表象研究本質的時候,就會出現探究方向不合理的問題,結果是思維邏輯不清晰,無法合理把握事物的主次矛盾,無法達到知識的合理過渡,對學生的長遠發展產生限制。其根本原因是老師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過程重視程度不夠。
3.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中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培養。
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教學過程中學生了解語言文化的背景,開眼界和增長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很多教師過分重視實際的引用效果,忽略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興趣培養。很多同學認為英語學習是為了長久發展做好準備,大部分同學根本不是出于興趣方面進行英語學習。教學過程中沒有給學生樹立正確的興趣觀念,忽略了興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發揮出來。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的方法
1.加強對師生思辨能力意識的培養。
經過科學的調查研究分析發現,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對于社會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強化教學效果必須面對的問題。針對教學現狀,首先大學相關專業的老師必須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教學過程中改變單一的知識點授課方法,將傳統的理論教學及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到一起。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將理論教學深入到不同的細節中,提高老師的思維能力。學校也要提高重視程度,必要的時候可以對于專業的英語老師進行培訓,提高老師的思維教學能力,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通過不同種方式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全員對于思辨能力重要性的培養,讓這種思辨能力深入到意識中,為學生的長久發展做好準備工作。
2.營造課堂環境,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
如果想要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學英語老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法,顛覆過去自我主導的課堂教學方式,不能將自己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在教學中主動積極地和學生互動和溝通,營造更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想象力,合理地運用自己的判斷能力,強化教學效果。比如教室內部可以配置專業的移動性桌椅,使得課堂活動更加靈活地展開,保持老師和同學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能夠實現信息和情感的多元化交流溝通。教學工作中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言,出現問題,師生之間及時溝通,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信息,讓學生在大學教學中感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提升思維空間性。
3.依托課程內容,知識學習和語言學習相結合。
依據相關的理論,思辨能力依靠一定的訓練和培訓是可以提升的,大學生通過一定的培訓和學習,可以逐步提高自我思維能力,形成自我調控的能力。在思維的控制條件下,實現思維能力的進一步計劃、檢查、調整及評估。保證主觀性和主導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依據知識技能的訓練及情感特性的培養,掌握認知技能。學校可以將思辨能力的教學方法分成兩大類型,一類是內容依托方式,一類是獨立設課方式。獨立設課方式將訓練的課程內容設置成獨立的方式,學生選擇該專業性課程接受訓練;內容依托方式根據學科的內容學習英語,通過將英語作為媒介和工具學習專業知識,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提高思辨能力。目前西方先進國家已經設立了單獨的專業課程,在不同學科中融入了思辨能力訓練。專業性的課程應用中必須依靠學校專業性教學資源的投入,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效果較弱。學校不僅要開設傳統的英語教學課程,還可以適當增加部分的選修拓展類課程,供學生自由的選擇學習。學生在進行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后,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相關的其他課程,這種設置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知識結構和思辨能力。
4.對英語課程進行優化設置。
合理進行英語課程的設置優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學校從相關教材書籍的選擇、課程的安排、具體的學習內容等多方面考慮,以思辨能力當做基礎相關選修課滲透到各方面,保障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點的前提下,快速培養出思辨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水平,為長久性地發展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為成為社會新型的人才做好準備。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于教育體系現狀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結合實際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力度,運用科學的理念對英語課程進行優化設置,營造課堂環境,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教學中努力協調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共同發展,實行教和學的科學化教學管理;營造和諧校園氛圍,大幅度提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曉敏.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N].中國教育報,2014.
[2]唐姍姍.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探討[J].校園英語,2013.
[3]徐靜.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研究[M].時代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