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輝(玉林師范學院體育健康學院 廣西 玉林 537000)
高校網球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 陳輝(玉林師范學院體育健康學院廣西玉林537000)
在體育運動中,網球是一項時尚、高雅而又激烈,并具有深厚底蘊的運動項目。網球運動的起源及演變:十四世紀孕育在法國,十七世紀誕生在英國,十九世紀在歐美盛行起來并在美國形成了高潮,現盛行全世界,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隨著網球運動的發展,我國各個地區高等院校開設了網球課程,深受學生喜愛,顯然網球在高校體育教學計劃之中的新興課程與熱門項目。面對學生參加網球訓練的積極性,很多高校由于課程教學資源開發有限,有待提高的網球課程質量,所以,為了網球運動在我國的長遠發展,高等院校應該充分重視對于網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因此網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立足網球課程的基本特點,對于其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進行探索,希望可以有效促進我國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
網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當前,我國大多數院校都陸續開設了網球課程,網球課程的設置必然成為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一個項目,同時在校學生參加網球鍛煉的興趣很高,所以,高校中開展網球課是當今我國學校、學生以及社會共同的需要。而如何提高和促進高校網球課的質量,對于網球運動在我國的開展和發展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和意義。目前我國還存在網球課程資源的開發不足和利用程度效率不高,課程資源的建設不規范以及理論支撐不足等問題。隨著高校教育課程改革浪潮的不斷推進,如何合理配置網球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我國高校網球理論與實踐領域的重點研究問題。
2.1、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
原有的傳統網球教學,僅僅是利用現有的教學內容,教會學生網球技巧,進行網球運動。隨著網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網球運動歷史及網球文化等知識較少的向學生介紹,導致學生對網球運動項目理解不夠滲透。我國網球課程教學方法應該根據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大學生的特點是,精力比較旺盛,喜歡接受新奇事物,喜歡緊跟時代潮流,好奇心比較重,個性心理也比較強,在心理上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相對獨立了。所以結合以上心理特點,任課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應該針對性的有所創新:針對大學生而言,進入大學之后學生可以自主的安排學習時間,學生喜歡接受各種新奇事物的特點,任課教師應該在授課時注重教學資源的使用,并且加強網絡教學,形成課堂之上進行良好的溝通,將問題解決。課堂之下,對于學生理解有困難的網球技術特點也可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解答。針對這個階段的學生個性心理比較強,性格上都較之前的學習相對獨立,所以,任課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將大部分的時間還給學生,摒棄以往的技術型傳統教學,多建設趣味教學活動,對于網球知識應該對于學生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進而獨立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網球理論知識的認識。針對大學階段的學生精力充沛的現象,應該多采取課堂外的教學活動,即多增加課外實踐活動,大學階段的學生是容易接受新知識的階段,對于外在事物的感知也比較敏感,利用實踐比賽活動,增加網球趣味練習活動等,增加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興趣。
2.2、教學評價
我國原有的網球課程教師教學評價是獨立存在的,僅僅是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對于教師教學進行評價,但是如果想要發展網球課程,促進教學進步的話,應將網球課程教師教學評價與學生課程評價合二為一,將二者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將教師教學評價體系,融入到學生課程評價體系,形成以學生課程評價為主的評價體系。所以,根據上述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在改革之中應該集中做到: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的設計理念進行設計,將網球教學過程與網球運動的技巧與方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興趣程度等各個方面進行相互的滲透,將新課程的目標集中解決知識與能力這一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這三個維度中,知識和能力即是基礎,又是核心。出發點是網球教學活動。課堂活動是最重要的維度,同一時間內,它是發展的其他兩個維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是操作系統;情感態度和興趣程度,是課堂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動態系統的目標。
3.1、有利于大眾參的推廣
隨著人民群眾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網球運動在社會上逐漸被興起的鍛煉項目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網球有益之處在于使運動者身體的各關節協同活動使身體各部位都達到鍛煉的目的,而且還可使運動者獲得極大的樂趣。并且運動者不受身體條件的約束。此項運動可由運動者自行控制速度、節奏和強度進行練習和提高。絲毫不會影響享受網球運動的樂趣。全世界從事網球運動項目的大約有4300萬人。無論是男女老少、還是高矮胖瘦的人都有。
3.2、有利于情感交流
網球運動在都市人群中具有較強的時尚、健身、交際作用,三者連為一體有助于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并達到終生運動目的。在發達國家,網球甚至還是一種維系人際關系的紐帶。根據美國一家電視公司的統計數字全美國目前有3400萬人打網球,相當于其全國人口的15%。
3.3、有利于強身健體
網球運動易于調節運動強度和節奏,可由不同的年齡段或身體條件的特點控制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大學階段的學生正好是血氣方剛,體質好,頭腦清晰,在運動訓練或比賽中,可以展示他們強韌的身體素質、靈活的移動能力、優美的擊球動作、敏捷撲救險球等水平。網球運動不受年齡、性別的影響,無論是男女老少都可以通過網球運動來追求自己的健康和快樂,網球運動和競賽具有極大的觀賞性,達到終生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強壯身心的目的。
3.4、有利于培養終身體育思想
網球運動是一項終身運動項目,由于網球運動強度控制比較靈活,所以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網球運動之所以逐漸興起,并且是被廣大群眾及男女老少所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因為網球運動具有特殊的特點,是可適合不同年齡人在體力、心理、生理都能有效得到控制,所以網球也是所有體育運動項目中運動壽命最長的項目之一。因此,在現階段對于我國大學生進行網球課程教育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不僅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可以提高整體國民的運動水平,增強網球運動的推廣。
4.1、整合文本資源
在我國網球教材都是在國家的教學大綱統一指導下編寫的,由于編寫人員以及時間的不同,所以每一部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種種缺陷,很多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之中出現了在時間上的滯后性,而一些教材則由于是某一特定區域的教材,所以教材不夠全面具有一定的區域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之中,將多部教材進行綜合性的對比分析,取各個教材的精華,結合自身學生的個性與特點進行分析。另外,作為網球課程教學的主導者,很多教師不使用教材,憑借經驗進行教學,這也是一種教學誤區,網球教學不僅僅是教學更加是一種運動的訓練,作為運動項目,為了避免運動損傷已經幫助學生科學的掌握網球運動,必要的理論教學是應該的,此時教材的使用也就成為了必要。
4.2、整合音像、網絡資源
以往的教學活動過于單調,很難吸引教學主體積極、熱情、能動的進行學習,盡可能多的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首先,在課堂教學之中可以使用教學視頻、訓練視頻等的錄像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于網球運動的認識,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比賽視頻,在比賽結束以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于其中的動作、技巧、比賽過程、運動員心理等方面進行分析與討論,教師則可以從旁進行分析與指導,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學生對于音像視頻的模擬,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促進學生掌握網球技巧。
4.3、整合實物資源
以往的網球課程,一般都停留在學校、課堂之中,并沒有真正做到“走出去”,大學階段是學生終生體育運動理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從直觀上的感受比文本資源以及音響資源更加能觸動學生。所以任課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由教師帶隊,參觀省級、市級的體育場館,觀看優秀網球愛好者、專業運動員的比賽過程,同時也可以邀請專業的網球運動員到校進行網球教學指導,擔任兼職教師。促進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網球運動。但是,面對有限的地域與時間限制,高等院校如果要大范圍使用實物教學,其道路還是很漫長的。
4.4、整合人力資源
整合人力資源形成學生與教師、家庭成員、學校、社會人員的教學與合力。在大學階段的網球教學僅僅依靠學校一個學期15—20次的體育課程是遠遠不夠的,其力量也是單薄的,所以,學校應該大范圍的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力資源,使得學生在業余時間參加學校網球協會或俱樂部,更注重在家庭之中、在社會之中都得到網球運動的訓練。筆者認為整個人力資源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方面,作為學生的家長更加應該重視對于學生終身體育運動觀念的養成,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在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前提下,應該進行家庭式的運動活動,增進學生對于運動(尤其是已經掌握網球技巧的學生,應該增進其對于網球運動)的好感度。一方面,除了家庭,社會各界也應該給予相應的支持,尤其是一些擁有網球場館的省一級與市一級的體育場館,應該在假期階段對于學生進行免費的開放,或者開展出示學生證半價的活動,鼓勵學生到館訓練。
4.5、形成教學合力
在我國高校的網球教學活動之中,應該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及教師與學生為雙主體的合力教學模式。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多方共同合作,形成授課教師引導學生運動,幫助學生制定網球運動目標,指導學生的運動方式、方法、技巧,發揮學生作為主體的主動性以及能動性,主要方法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的認識活動;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運動之中進行反思,及時的改進自身在網球運動中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在網球教學活動之中共同發展,以及對教學活動的積極交流進行良好的知識性傳遞,促進學生對于運動技巧的有效吸收。
網球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以網球課程對于當代大學生的作用為切入點,進一步從高校網球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網球課程發展的教學方法、網球課程的教學評價等兩個方面進行研究,最終分整合文本資源、整合音像網絡資源、整合實物資源、整合人力資源、形成教學合力。在對網球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需加強網球運動項目的宣傳,應多組織網球賽事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和影響力,正面引導學生逐漸自愿參加網球運動的興趣;加大對網球經費的投入,合理利用現有的場地設施,使場地設施利用率最大化;網球教師充分利用網球教材的最優化和創新方式,并及時獲取最有價值的網球信息,給學生傳授最新最有效的網球知識;注重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分管部門應多為教師隊伍創造外出培訓和學習交流機會,同時引進高水平人才,充分發揮教師的各方面能力,以促進高校網球課程資源得到更好的開發和利用。
[1]毛振明,賴天德主編.解讀中國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2]周廣強主編.新課程教師課程資源開發和整合能力培養與訓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徐玉珍著.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郭守康.南京高校網球資源現狀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0)
[5]韋巍.陜西省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博覽.2011(19)
[6]孫志鵬,王小云.高校網球教學場地建設探討[J].運動.2009 (04)
[7]李寒冬,佟雙艷.淺析高校體育中網球課程的價值[J].科技信息.2009(05)
[8]蔣益民.淺析在普通高校中開設網球選修課的必要性與措施[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3)
[9]羅艦,郭敏.湖北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06(05)
[10]陳功,陳芳.網球健身與終身鍛煉的價值取向[J].中國科技信息. 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