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偉干
【摘 要】闡述構建生態語文課堂的必要性,提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生態課堂的策略: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地位、重視文本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等。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 生態語文 構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034-02
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界開展了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活動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立體目標為指導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教師活動在課堂中占據主要的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課堂和接受知識的狀況,努力實現課堂中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使學生充分感受課堂中學習的樂趣,創建一種和諧、健康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發展,使語文教學回歸原生態。本文探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生態課堂的策略。
一、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對培養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生態語文教學,主要是對教學活動中的構成因素,諸如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關系加以界定,強調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尊重三者的內在特質,要充分調動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語文教學活動在一種寬松和健康的氛圍中進行,從而保持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甚至一些高中課本中的古典詩詞被后人利用音樂傳唱流行,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柳永的《雨霖霖·寒蟬凄切》等,都在保持詩歌韻律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社會的因素。教師在學習這些詩詞前就可以先讓學生聽,請會唱的學生演唱,這樣,就完全改變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課堂氛圍也由之前的枯燥無味變得生機盎然,學生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對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增強了,自然就樂意背誦,學生在音樂的感召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效果大大提高。而對于一些更加枯燥的文言文,也可以采用故事導入,假設自己是主人翁的方法來吸引學生。學習人教版必修3第十三課《寡人之于國也》時,在講解之前,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問題:如果你作為一個古代的君主,會怎樣治理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學生們各抒己見,教師由此引入課題,也就相對輕松。這樣的方法與生態語文體現的重視學生的感受、提高學生的能力是一致的。
二、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地位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完全占據課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站在講臺上唱獨角戲,不管學生在下邊能不能接受,也不顧及學生接受起來有沒有難度。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教師可以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可以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全部講給學生,對于一些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是有一定教學效果的,但是對一些學困生來說就完全沒有學習的樂趣。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學生和文本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達到三者的和諧統一,才能構建有效的生態課堂。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充分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由口號變成實踐,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著、參與者,但絕不是主人,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不能喧賓奪主。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4第四單元第十三課《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為了尊重學生,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快樂、自信、有所收獲,首先應針對學情制定層次鮮明的教學目標,對于一些文言基礎較差的學生,著重掌握實虛詞、特殊句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基礎知識;對于一些有一定的文言基礎的學生,就要在工具書的幫助下完成課文的翻譯,進而把握文章的結構和人物。其次,在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中還要注重多角度、多樣化地評價學生,對學生們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教師要不吝惜鼓勵,使學生充滿信心,逐漸發現學習文言文的樂趣。
三、重視文本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全面的語文素養,而文本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載體,編者通過精心的挑選,選擇的文本適合中學生的發展,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體悟作者情感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重視文本的示范和引導作用,保持文本的本色,鼓勵學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多角度地探究文本。人教版必修4第一單元第二課《雷雨》是一篇戲劇,劇本中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通過個性化的語言來展現,周樸園作為一個舊社會的資本家、封建大家庭的統治者,他的人生意義在于獲得更多的財富金錢,他無論是對待自己的婚戀,還是對待自己的骨肉親情,雖有不舍,但最后還是選擇拋棄和傷害,在面對侍萍和大海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斗爭,所以,在嚴厲地呵斥完侍萍為什么來找他,找他的目的是(下轉第36頁)(上接第34頁)什么后,在決絕地表示與大海沒有任何關系之后,他會選擇用金錢來彌補過錯,在大海挨打時,也會有猶豫。這些復雜的情感,單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產生共鳴的,只有多讀,認真地體會,才能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賦予人物的情感,從而把握文本所要傳達的情感。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生態語文課堂的構建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它可以把原本枯燥無味的文字轉化成聲音和圖片,從多種感官來吸引學生,學生們對所學的內容充滿興趣才能積極地去思考、去體悟,才能準確地把握文本傳達的情感和價值。生態語文課堂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收獲,教師的一切行為、課堂的一切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都要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服務。而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可以為學生創設形象的環境,可以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展開教學活動,對學生掌握知識、理解文本、思考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逗商猎律肥歉咧姓Z文課本人教版必修2第一單元第一課,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月下荷塘堪稱經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完全可以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圖片展示,把月下荷塘中的如舞女的裙般的荷葉,如星星般、如剛出浴的美人般的荷花,通過視覺刺激來讓學生感知,學生在這樣美景的影響下,很自然地就會理解作者雖有萬般的憂愁和苦悶也會暫時地忘卻,寧靜的景色會凈化人的靈魂,作者在這樣寧靜的氛圍中,暫時忘卻了現實中的煩惱,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對文本的把握就顯得比較容易,對作者情感的抒發也更容易接受。而對于必修4中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學習,就要綜合運用多媒體的聲音和圖像功能,教師在上課前找到朗讀帶,讓富有磁性的聲音把學生帶入作者所懷想的赤壁戰場,領略古人的颯爽英姿,體驗作者對古人取得功業的羨慕之情,再配以滾滾東逝的長江水,一種豪放感便會充斥在學生的腦海中,從而可以對作者的功業無成卻早生華發的遺憾做到深入的體會。
新課標實施以來,生態語文課堂的構建為新課改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課改的發展,而新課改的大環境又為生態語文的構建提供了便利的平臺,因此,二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生態語文課堂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尊重文本原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課堂,相對于傳統的課堂具有寬容性和靈活性,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不僅會收獲知識和提高能力,更會收獲快樂和加強素養??傊咧姓Z文教學中構建生態語文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而且能夠為我國現代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