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波
(西安市衛生學校,陜西 西安 710054)
芻議中職學校開展第二課堂的意義及原則
關波
(西安市衛生學校,陜西 西安 710054)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學校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既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開闊學生視野,增長知識,又能增加師生間的溝通,還能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
中職;第二課堂;教學活動
第一課堂是依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在規定教學時間里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第二課堂是相對于第一課堂而言的一個概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被廣泛使用。我國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首先提出“第二課堂”概念,指出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之外,在學校統一管理和教師指導下,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與學生教育相關的課外活動[1]。這些活動包括學術性、知識性、健身性、娛樂性、公益性等活動,如課余理論學習、文體活動、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以育人為宗旨,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同第一課堂共同構成人才培養體系,對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第一課堂好比“規定動作”,第二課堂好比“自選動作”。從教學內容上看,第二課堂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從教學形式上看,第二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學習空間、范圍大,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場,既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社會、家庭[2]。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年齡較小,好奇心強,課程負擔較輕,課余時間相對較多。學校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合理安排,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既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和技能,又能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還能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3]。
雖有一些中職學校在規范嚴格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之外,開展了一些第二課堂活動,但總體來說,并沒有形成日常性、規范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也沒有明確定位和目標,欠缺普及性。由于課余時間未得到充分利用,導致一些學生課后無所事事。筆者建議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具備條件的中職學校可進一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文化熏陶,培養興趣特長,最終達到提升個人綜合素養的目標。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既是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審美水平和綜合素養,也是為了構建和諧、文明、安全的校園環境,使學生成為學有所長、學以致用的復合型技能人才。中職學校在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4]。
2.1實踐性和創造性相結合原則
中職學校學生充滿活力,富有創造力和表現力。第二課堂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活動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現,手腦并用,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多思考、多想象、多動口、勤動手,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實踐,大膽創新,培養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對學生表現突出的地方要早發現,并及時表揚鼓勵。
2.2自主性和導向性相結合原則
第二課堂因活動內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目標導向,靈活的目標導向更符合學生興趣愛好各異特點,易于被學生接受。學生可以在活動范圍內,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教師要認真安排活動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讓其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如開展古詩詞誦讀活動,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古詩詞做課件等準備工作,由學生組織活動,教師僅作為指導者和點評者。
2.3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原則
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才能使學生在眾多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才能激發學生參與熱情,調動參與積極性。第二課堂旨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提高能力和素質,培養愛學、自覺學、樂于學的好習慣,同時增強教師自身素質。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校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之前,可先對學生進行調查,將學生感興趣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作為活動內容。
2.4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相結合原則
活動中,教師要把活動內容安排得合理、新穎,讓學生感到有趣、有益,促使學生善思、樂學,培養其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可以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開展一些競賽性質的活動,可以是班級之間的比賽,也可以是團隊之間的比賽,或者個人比賽。通過勝負的角逐,在很大程度上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增強榮譽感與成就感。
2.5全員參與和責任到人相結合原則
雖然第二課堂活動方式靈活,一般是學生自主選擇,自愿參加,但由于學生年齡小,且大多數人曾因中考失利嚴重缺乏自信,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參與,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參加一項活動。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決不能將一些學生排斥在外,使他們脫離集體。學校可將第二課堂活動參與情況作為學生量化考核內容納入教學體系,使每個學生都能切實感受到參加活動對其產生的有益影響。學校各教研室應提議并承擔一項活動,負責教師精心組織活動,認真落實活動計劃,保證活動效果。
2.6安全原則
活動負責教師要保證活動的安全性,尤其是一些體育競技類活動,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活動參與者的安全,這就要求在活動開展前有周密、可行的具體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時落實點名制度,活動中不得隨意增減學生人數,保證人員穩定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達成活動目的。
中職學校開展第二課堂前,有必要成立第二課堂領導小組,任命小組負責人,以便審查活動內容,督促活動實施,檢查活動效果[5]。
3.1活動內容安排
廣泛征求教師及學生意見,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擬定活動主題,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活動,如電腦制作、英語會話、古文品讀、名著賞析、音樂欣賞、唐宋詞鑒賞、口才演講等,成立籃球隊、舞蹈隊、田徑隊等。每項活動要設定名額,學生自愿報名,適當平衡調劑人數,活動內容、時間及次數可根據報名情況而定。
3.2具體措施及要求
(1)由第二課堂領導小組確定活動負責教師,制訂具體活動計劃。活動負責教師應嚴格按計劃開展活動,規范書寫教案,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2)活動時間安排。活動時間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而定,但均應安排在課余時間或晚自習,不能占用、影響正式上課時間。在第二課堂活動開展一個階段后,安排活動成果展示。對教學成果顯著、得到學生普遍認可的特色活動予以保留、推廣。
(3)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如詩詞朗誦會、課本劇表演、班級辯論會、漢字聽寫比賽、演講比賽、籃球比賽、作文競賽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活動成果。
(4)第二課堂領導小組定期檢查活動開展情況,將活動相關文字資料裝訂成冊,由主管科室留存備查。
(5)設立考核獎勵制度。主管科室向活動負責教師發放一定課時費,對其進行考核,并將其考核情況與年底評優、晉升職稱掛勾。
總之,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激發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達到“享受教育快樂,構建和諧校園”目的[6]。第二課堂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具有深遠意義。第二課堂既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校辦學水準、擴大學校影響力的一項有力舉措,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內涵建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段雄春.朱九思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成人教育,2009(8):7-9.
[2]宋紅生.陜西省高等院校第二課堂教育探析[J].價值工程,2011(16):253-254.
[3]王紹欽.對第二課堂活動定位的思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23(6):70-72.
[4]魏志淵,樓程富,毛一平.高校第二課堂活動設計與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4):73-74.
[5]李丹.談開辟思品課第二課堂的意義和方法[J].文理導航,2014(12):5.
[6]鐘建平,王天紅,王飛.高職院校“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初探[J].科教導刊,2016(1):25-27.
G424.28
A
1671-1246(2016)23-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