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山西運城044000)
?
淺談口腔修復工藝專業牙體解剖學教學改革
周彩霞
(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山西運城044000)
摘要:牙體解剖學是中職口腔修復工藝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為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理論與實踐技能,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進而提高牙體解剖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口腔修復工藝專業;牙體解剖學;教學改革
牙體解剖學是中職口腔修復工藝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研究正常牙齒的形態結構。為了使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牙體形態結構特點,為學好其他專業核心課程、制作出能滿足患者需求的、精美逼真的義齒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期提高牙體解剖學的教學質量。
(1)本著課程內容“必需、夠用、實用”的原則,打破原有課程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增加了牙齒功能內容。比如為什么尖牙鋒利?這主要是因為尖牙用于對較韌食物進行穿透和撕裂;為什么尖牙牙體粗壯,牙根大且長?這是因為尖牙要用更大的咬合力來撕裂較韌食物以及引導下頜運動、保護后牙。這種將形態與功能融入教學的方法,不僅增強了學習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牙體形態。
(2)根據口腔修復工藝專業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增加本課程總學時數,并調整理論和實踐課時比例。本門課程總學時數296學時,其中理論74學時,實踐222學時,增加實踐學時數,加強學生操作技能訓練,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水平。同時,我校與企業一線技師共同編寫牙體雕刻圖譜和牙體滴蠟塑型實訓指導書、實訓項目任務書、實訓方案及項目評價標準。
本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先講理論后進行實踐,片面地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充分銜接,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1]。由于中職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以我校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引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即將傳統的理論教學融入實訓教學中,將理論教學搬到實訓室,同時進行理論和實訓教學,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邊學理論邊動手實踐。比如:在講授中切牙時,教師先講述中切牙的部分理論知識,隨后開展對中切牙相應的形態繪圖、雕刻及滴蠟塑型等技能訓練。這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既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1觀
通過利用多媒體、20倍牙體模型、離體牙標本等,讓學生觀察牙體的形態結構,這種方法可以將枯燥、抽象的窩溝點隙等知識變得直觀形象,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牙齒形態結構的理解和掌握。其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掌握牙體的尖、窩、溝、嵴等表面標志,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3.2繪
在進行牙體形態雕刻和滴蠟塑型等實踐操作之前,教師先在黑板上進行各牙體及牙面繪圖示教,然后讓學生對照牙體圖譜自己描繪,要求線條清晰流暢,數據準確,形態逼真[2]。通過牙體形態繪圖,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牙體形態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為下一步的實踐操作奠定基礎。
3.3雕
讓學生在3倍大石膏條上進行牙體形態雕刻練習,使學生掌握牙體解剖形態結構特點。在牙體形態雕刻實訓教學中,教師先制作分步驟模型,按步驟逐步雕刻示教,然后讓學生按步驟進行雕刻練習。在進行每一步驟的雕刻練習時,教師要對所有學生進行巡視指導、糾正評價,等全部學生掌握后再進行下一步驟的操作練習,直至完整牙體雕刻完成。
3.4滴
目前我校采用的另外一種訓練學生掌握牙體形態特征的方法是牙體滴蠟塑型。若牙體雕刻是“減法”,那么牙體滴蠟塑型就是“加法”。牙體滴蠟塑型即參照正常的牙體形態,通過使用電蠟刀、滴蠟工具將蠟液化,逐漸滴塑成正常牙體形態。這種方法在牙體雕刻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牙體形態的感性認識。
傳統的評價模式是在本課程結業時進行理論和技能考試的終結性評價,現在我們對本課程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所學的每顆牙的理論、繪圖、雕刻、滴塑4項內容進行考核,并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定相結合的辦法對學生每顆牙的繪圖、雕刻、滴塑項目的階段成果進行考核;終結性評價是在本課程結業時,對學生進行閉卷理論考試和由教師制訂考核項目、考核標準,學生現場抽題的技能考試。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可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吳以兵.淺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口腔修復工藝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2013(9):80-81.
[2]顧茜平.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牙體解剖生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初探——以石膏牙雕刻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8):46-47.■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