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 要: 小學數學是基礎學科教學的重點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更好地發揮心理學的指導功能。本文就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維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了全面科學的闡述。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心理健康 教育滲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學校要全面高效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途徑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中。小學數學是基礎學科教學的重點之一,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必要而可行的,怎樣就這一學科的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呢?下面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
一、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情緒心理學家曼德勒認為:“環境刺激引起認識解釋,認識解釋引起喚醒的知覺,喚醒的知覺導致情緒體驗。心情良好則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情緒低落則思路阻塞、操作遲緩。”在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的真心真情能使學生放松身心,形成良好積極的心理狀態,以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進而師生之間才能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于強化學生的自信心、改善人際關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教師以一種寬容的態度情感,讓學生認識并改正自己的錯誤,是實施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且邏輯性強的學科,這使得很多學生認為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再加上小學生自制能力比較弱,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更不容易。只有從自身做起,給學生創造寬松的課堂環境,用真摯的情感對待他們,學生才能放松身心,在心理上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師生之間才能更好地溝通、交流,也才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在我們的課堂上,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老師每次提出問題,要求舉手回答時,總是那幾個比較活躍的學生先把手舉起來。當你盼望還能有更多人舉手時,卻沒人滿足你的愿望。每每在這個時候,我總會不自覺地問:其他人都不會嗎?怎么總是這幾個人舉手?結果還是讓人很失望。后來,我改變了說法:誰不會,請舉手。只有寥寥幾人。很明顯很多同學認為自己會回答卻不舉手。課下找到他們問他們為什么不舉手,他們怯怯地說:怕回答錯了,挨老師批。我沒說什么,但再次遇到這樣的情形時,我就會說:你們答錯了也沒關系,老師不批評你,如果你不回答,又怎樣知道自己會答錯呢?老師給你一個機會,你也給自己一個機會怎么樣?漸漸地舉起的小手多了起來。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們及時給予表揚:你們看他是不是回答得挺好,我們給她掌聲好不好?同學們就會在老師的號召下給予他熱烈的掌聲。這樣做既讓回答問題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又是其他學生學會了贊美他人。當然他們也有回答錯誤的時候,此時我們應鼓勵他們:沒關系,我們誰都有答錯的時候,只要你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一定會回答正確的,畢竟你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敢舉手回答問題了。我們再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怎么樣?回答問題的學生欣然接受。這樣處理問題,既有鼓勵,又有寬容,還教會學生欣賞別人,而且有使抽象的數學課多了一些人情味,慢慢地使學生對數學課充滿期待。
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獲取知識
法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由于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人的感官而進入人的頭腦的,因此人的最初理解是一種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這種感性的理解做基礎,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著名數學家伯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既使學生獲得第一手感性資料,為他們深入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打下基礎,又使這一抽象枯燥學科的課堂變得有生機、有趣味。例如:在教學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時,可以事先讓學生拿來幾件上衣和幾件褲子,在課堂上親自動手搭配。一進入課堂,就能看出學生很有興趣:“老師,我去搭!”“老師,我去!”幾種穿法呈現在眼前,搭配方法和搭配規律也很清晰地進入學生頭腦。在教學“包含除”除法和“倍數問題”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拿來兩種物品。學生動手將自己的物品分一分,也可以兩個同學之間各取一種物品一起分一分,體會“包含除”和“倍數問題”的含義,從活動中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樣安排,學生對分一分的活動興趣盎然,又促使他們自己動腦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從而更牢固地掌握問題,實現有效學習。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家長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心理輔導老師、班主任老師的任務,更是全體老師的職責所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優化發展,更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鵬.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開發學生的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C].2004.
[2]謝青花.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之引導[J].教育革新,2012(02).
[3]李紅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2(06).
[4]李遂寵.淺析在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J].甘肅科技,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