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會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工作量,但是這一教學模式也會給教學帶來很大的成功,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則對小學數學課堂分層指導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分層指導
分層教學是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教師以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心理特征、性格特點以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為依據,在全體學生中,把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相近的學生分到一組,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有區別的對待,這些學生群體根據教師的分層策略在相互作用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并且得到很好的發展。分層教學引入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可以有效利用分層教學的優勢減輕小學教學的壓力,滿足不同層次的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對提升全班的數學成績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合理分層
為了更好的實施分層教學,教師要對全班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通過對學生在學習中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調查,客觀的對學生做一個綜合評價。再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把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另外,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也要對分層教學模式有有一定的把握。小學數學的分層教學模式主要有:第一種是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也就是依照班上學生的不同成績將其分成若干層次,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成績水平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并對他們分別實施不同層次考核及評價。第二種是隱性分層模式。這種分層模式是根據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特點和學習情況等,把學生組成一個個的學習興趣小組。這主要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層次差異中互相補充,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發揮集體學習的效用。第三種是個別化的學習模式。這種分層模式以網絡為手段,把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層次,之后依照分層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達到了特定目標,就會自動進入到下一個層次的學習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這種分層教學模式并沒有普及,這是基于這種教訓模式的工作量大且不好把握的的特點。教師在實際的分層教學中,一定要通過對學生的全面了解,選擇正確的分層教學模式。
二、具體實施策略
(一)施教分層
這個層次的教學中要把握好同步教授與個別層次教學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要根據整個課程教學的目標,在同一時間完成對全體學生的基本教學目標,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同步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學習能力以及智力水平之間的差異實行分層教學。對第一等級的學生要少講多練,加大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對于第二等級學生來講,則必須要注重于精練精講,特別是要加大對課后習題的講解,注重對他們基礎知識的運用與貫通;而第三等級的學生就要對他們降低要求,尤其注重對他們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對“面積”的學習為例,第三等級的學生只需要理解面積的概念,能夠計算出基本平面圖形的面積即可;而第二等級的學生要增加難度,要對課本上涉及到面積的習題進行精講,讓他們掌握與面積相關的一題型;對第三等級的學生,可以涉及到一些借助輔助線來解決面積計算的題型。這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授,讓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相應的學習體驗。
(二)訓練分層
訓練分層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習題訓練的時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設定訓練習題,然后根據學生的聯系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矯正。對習題的設置首先分為兩大部分,選作和必做,其次根據對學生的分層設置基礎訓練、變式訓練、綜合訓練。基礎訓練主要是針對第一等級的學生而言的,題目相對容易,是全班學生都必須要完成的。而變式訓練是為第二等級的學生準備的,題型難度不大。綜合訓練難度較大,是考察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個主要是針對第三等級的學生而言的,綜合訓練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同時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以及主動學習能力。以百分數的練習題為例,第一等級的學生可以注重實際應用方面,比如說利息的計算;第二等級的學生在練習題中重點應該放在百分數和小數上;而第三等級的學生則必須要加大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以對百分數的寫法練習為主。
(三)考核分層
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有助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那么他們進行分層考核也是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考核標準,讓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地方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增強他們繼續學習的欲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進一步的成功。很多教師在鉆研學生的基礎上設置的A、B考試卷,以及練習中的附加題,選做題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分層考核的有效方式。
三、結語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智力水平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在合理分層的基礎上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具體開展分層教學過程。這一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種可以推廣利用的有效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何慶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分層教學[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5(6):85-85.86
【作者簡介】
丁兆峰(1972.03-),女,漢族,籍貫:山東臨沭縣人,山東省臨沂市金雀山小學,小教二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