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華
【摘 要】如何在新的教學課程標準下,將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加有效的結合起來并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其目前受到大家的普遍關注。本文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關于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看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有效性
新的課程改革強調了“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而“有效教學”則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種教學理念,其目的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使教師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是最有效益的。這對教師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抓住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抓住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動機是能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念頭、愿望、理想等,學生學習也是需要動機的支持,而興趣就是學習最好的動力,是效率的源泉。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地理教材中抽象的地理原理用通俗易懂的地理圖畫表示出來,盡量將抽象難懂的地理原理形象化、直觀化,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地理圖畫是地理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圖畫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豐富教學內容,例如討論法、游戲法、實踐法、自主討論法、比較法、角色扮演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積極的構建開放式的、活躍的地理課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在上課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現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讓上課的內容變得多姿多彩。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技術,正在廣泛的被各級各類學校所利用。在地理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其功效是不用質疑的,它既可以動態的模擬水循環、大氣運動(需自己添加內容)等,也可以模擬宏觀的星球、天體等系統,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的理解掌握地理知識。
二、有效的將地理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
許多知識和啟發常常來源于生活,在地理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這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嘗試從學習和生活的角度發現地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也可以和他人合作,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例如:多云的夜晚天空為什么是紅色?太陽輻射很強的夏天同學們一般選擇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今天的天氣變化為什么下雨之后反而溫暖了?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生活中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可信手拈來。
三、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及創新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收集、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行調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相對來說比較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只是一味的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學或要怎么樣學,忽視了學生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因此教學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在一次次的研究與調查中發現,地理教學更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操作機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收獲大量的知識,提升能力,并且在實踐中提倡個人與同學一起完成任務,使同學們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辯解和討論使他們提高自我表達能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創新能力是全面推薦素質教育的重點,更是地理課程關注的目標。如何更好的體現這一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表現,潛能得以充分發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暗示”“建議”等適當的方式指導和幫助學生,在需要的適合,也不排斥直接講授和指導性的教學。從而達到修正錯誤,探尋更巧妙的解決方式,逐漸形成科學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創新。
四、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通常指學生學習成績,它是教師根據學生反映出的狀況,來判斷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及在教學中指導策略是否適宜的依據。提高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概念教學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中地理教學中,理論知識占整個教學主體的地位,由于高中地理具有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綜合性廣、知識理論跨度大等特點,因此使地理教學中涉及的概念理論內容非常多,尤其表現在名詞和術語方面,這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使部分學生感覺地理學習非常的空洞,從而影響到地理教學的效果,如何消除學生這種心理,我們可以在地理教學中引用概念教學法。概念教學法就是通過老師采取一些方法,使學生能夠快速有效的理解、掌握地理的理論知識。例如,在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二章第三節“常見天氣系統”的教學中,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氣團”,包括冷氣團、暖氣團的概念,可以搜集一些天氣預報的音像資料,在地理教學中放給學生,讓學生形象的看到氣團的形成過程,冷氣團和暖氣團的產出原因以及相遇后的反應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將枯燥難懂的地理概念迅速的得到理解,并掌握其原理和內涵,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總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中心主體位置,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能力,強化實踐操作,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文結.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教學盜刊,2009(9)
[2]杭章平.談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J].科技信息,2010(8)
[3]胡偉蘭.全面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素質教育論壇,2011(7)
[4]呂付軍.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對教學方法和思想改革的探討和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0.10:79-80